曼暖典村傣族织锦技艺生产性保护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huihuang8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织锦是傣族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其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做工精细,民族特色十分鲜明,是傣族历史的见证和傣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很高的艺术、文化和研究价值。2008年,傣族织锦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傣锦种类很多,过去,傣族人的衣、食、住、行及宗教活动皆离不开傣锦,织锦技艺的使用和传播非常广泛。但同其他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互动和碰撞也越来越频繁,傣族织锦技艺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傣族社会的发展变迁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与冲击,傣族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傣锦使用范围日益缩小、市场需求大大减少,老艺人相继离世,年轻人不愿再学再织,织锦技艺的传承开始出现断裂。如何尽快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解决织锦技艺的保护和传承问题已经迫在眉睫。目前,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式主要有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三种。笔者认为,傣族织锦技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传统手工技艺类项目,可以采取生产性保护的理念和方式加以保护。曼暖典村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编织傣锦是曼暖典村傣族传统的家庭手工业,历史上,曼暖典村曾是西双版纳傣族土司的“御用”织锦村,在西双版纳历史和傣族织锦文化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选取个案,调查研究傣族织锦技艺的传承和保护问题,非该村莫属。2010和2011年,笔者曾先后两次深入曼暖典村,展开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在借鉴前人对傣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傣族织锦技艺等方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民族学、文化遗产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傣族织锦技艺的生产性保护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本文旨在通过个案研究,揭示以傣族织锦技艺为代表的民间手工技艺在传承与发展中而临的困境,探索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为各级政府和各族人民制定和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和措施提供借鉴和参考。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部分对选题的缘起、调查的背景、相关研究现状、相关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等进行了梳理。第一章,对曼暖典村傣族织锦的历史沿革、织锦的特点等做了介绍,并对调查点曼暖典村的特殊性和代表性进行了说明。第二章,对傣族织锦技艺传承方式和传承现状进行了考察和介绍。包括织锦工具及原料种类、具体工艺流程,技艺的传承方式及代表州:传承人的情况,织锦技艺传承的濒危状况与发展而临的困境。第三章,结合曼暖典村傣族织锦技艺的现状,结合生产性保护相关理论,对曼暖典村傣族织锦技艺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道路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曼暖典村傣族织锦技艺生产性保护的发展模式,即“官(政府)、产(公司)、民(民间组织)、艺(手工艺人)”四者相结合的具体运作模式。第四章,探讨了生产性保护对傣族织锦技艺传承与发展的影响。包括非遗保护工作由外在向内在推进,传承保护由消极被动向积极主动转变,民族文化遗产重获新生等。
其他文献
绘本作为一种训练学生能力的材料,其功能主要体现在训练学生讲故事能力以及运用绘本开展教学活动能力两方面。然而,学生在绘本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或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从绘
随着建筑向大跨度、大空间方向发展,新型空间预应力钢结构备受工程界的关注,但关于新型空间预应力钢结构施工成套技术的研究较少,文章系统提出了预应力网格结构、斜拉网格结
1国外绿色建筑情况1.1国外绿色建筑的演进1969年,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里首次提出“生态建筑”理念。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斯德哥尔摩宣言》,提出了人与
面临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世界主要大国启动了各自的智能电网发展计划。智能配电网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将电工技术、高级传感和测控技术、现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结
本文以美术网站的运营研究作为研究对象,以它在当代艺术市场中的中介作用作为研究视角,力图为当代美术网站的建设、经营提供参照。本文从大量的当代中国美术网站出发,研究了美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设计领域的新观念、新思想不断涌现,这之中尤其以强调具有民族性的“中国设计”最为出彩。在此情势下,中国书法笔墨元素得以在我国招贴设计中获得了广泛
大连市历经百年,由于历史原因,有着明显的殖民文化特征,分布在城市不同历史地段的大量近现代住宅就是典型的例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连市近现代住宅数量逐渐减少,
随着生活水平与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眼光和生活形态在改变。对于日用陶瓷产品来说,过去的造型与纹样已不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尤其是年轻一代:他们讲究生活品质,追求个性,与之
喉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以喉部组织肉芽肿形成和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为特征的慢性细菌感染性疾病,它分原发性喉结核和继发性喉结核。近年来我国乃至全球结核病疫情呈明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的纤维组织增生、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是临床常见的顽症痼疾,死亡率高。在我国每年肝硬化发病人数逾100万,而且由于治疗效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