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骨膜瓣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来源 :华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ease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小腿标本的解剖观测,明确胫骨骨膜血供来源,血管走行和分布,测量并记录骨膜支的位置及其比邻关系,了解相邻骨膜支彼此吻合情况,从解剖学角度为胫骨骨膜瓣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并探讨胫骨骨膜瓣联合自体骨移植治疗胫骨骨不连、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1解剖研究:对13例带膝关节的新鲜成人小腿标本(左6例,右7例)经红色乳胶灌注后进行解剖观测,将胫骨划分为上、中、下、三段,自上而下重点解剖观测胫骨中、下内侧骨膜血管来源,分支、分布及其吻合情况。2临床应用:自2006年2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创伤性胫骨骨折伴或不伴皮肤软组织缺损36例,对其中21例采用胫骨骨膜瓣结合自体骨移植治疗胫骨骨缺损,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者以小腿皮瓣局部转移修复,术后定期复查,拍摄X线片,随访观察骨愈合情况,及小腿相关并发症。结果1解剖研究:胫骨体表面较平整,骨膜丰厚平坦,由胫前动脉骨膜支、胫前返动脉、膝下内侧动脉、胫后动脉肌间隙支、隐动脉以及腓动脉为其提供给养。本文主要对胫后动脉肌间隙支进行解剖观测,来自胫后动脉的肌间隙支呈阶段性分布于胫骨粗隆至内踝最突出点之间,小腿中上段肌间隙支较少,中下段出现率较高,共有4~7支(平均每例标本5.3支),各支再发出细小分支于胫骨内侧面相互吻合成血管网。各肌间隙支血管蒂长度为1.0~3.5cm不等,管径在1.0~1.4mm之间。2临床应用:本组21例全部获随访,随访时间20~36个月(平均24个月),自体移植骨均愈合良好,愈合时间4~8.5个月(平均6个月)。内植物无一例发生断裂、松动等并发症,患肢局部未出现疼痛及反常活动,所有患者均恢复负重和行走功能。患肢长度恢复满意,与健侧对比相差1.0±0.5cm;膝、踝关节功能良好,均未出现感染、畸形愈合、马蹄足畸形等并发症。15例皮肤缺损,皮瓣供区5例直接予以缝合,10例植皮成活,14例皮瓣一期愈合,血运良好,无溃疡、感染发生,质地柔软,1例皮瓣远端发生局部坏死,经换药治疗后愈合。末次随访时,临床疗效参照Johner评定标准,获优14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为95.2%。参照Enneking系统下肢功能等级计分标准,16-20分1例,21-25分3例,26-30分16例,平均26.4分,患肢功能平均恢复到健康肢体功能的88.5%。结论1解剖研究:胫骨内侧面骨膜较厚,位置表浅易切取,肌间隙支解剖位置恒定,适合设计骨膜瓣治疗邻近部位胫骨骨缺损。2临床应用:胫骨骨膜瓣可为受区移植骨块提供充足血供,利于骨折端血运重建,促进骨折愈合;骨膜瓣联合自体骨移植治疗胫骨骨缺损、骨不连的疗效可靠。
其他文献
目的:肝移植是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肝功能衰竭可靠、有效途径。扩大供体器官来源,增加可以安全使用的供体器官数量,是解决供体器官相对短缺的有效方法,因此提高和改善心脏死亡
为了解决线阵探测器CT系统存在结构偏差、参数不准确偏离设计值,影响重建质量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简单模型和少量DR投影的线阵探测器CT系统调校和参数获取方法。该方法采用一
自2008年8月1日中国《反垄断法》正式出台之后,我国出现了大批反垄断案件,其中各项规定在解决这些反垄断纠纷的过程中得以实施并不断完善。2011年电信反垄断案更是一个重要转
电视访谈节目的情节与节奏掌控在节目主持人手中,主持人能够在节目进行的过程中引导多方因素,将其贯穿于整个谈话之中,主持人灵活运用话语可以将嘉宾尽快带入谈话氛围中,也可
目的: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 shock,HS)常见于严重创伤和手术出血,是临床上十分危急的病症,若未经及时治疗,可导致死亡。HS主要以全身血容量骤减、组织灌注减少、细胞缺氧、无
本文根据教育部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及《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分析中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网络舆论对社会舆论走向的引导作用日益彰显,标志着中国舆论监督已进入新媒体时代。论述了新媒体时代中国舆论监督在监督理念、监督主体、监督方式与监督范围等方面所作的范
<正>一、教材分析(一)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人教A版《数学⑤》第三章第一节"不等关系与不等式"第二课时的内容.它是在数(式)及其运算的系统中,在掌握等式的基
20世纪是一个充满了变革的时代,在这一时期,整个西方绘画的发展历程,是主观因素(表现性)逐渐压倒或取代客观因素(再现性)的过程,在这一时期艺术界涌现了许多的大师,比如享有艺术“三杰
目的观察目标导向液体疗法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择期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Ⅱ-Ⅲ级,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A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