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气敏传感器的制备及棉花模板WO3的应用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tiandegush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氧化物(MOS)气敏传感器是气敏传感器中的研究热点并且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各种性能优异的气敏材料、新型的制备工艺不断涌现,然而器件的实际应用却面临成本高、产量低、性能不稳定等问题。本文选择课题组沿用的丝网印刷制备工艺和平板型器件结构,采用棉花为模板制备C掺杂管状WO3气敏材料,成功的制备了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可批量化生产的WO3共面型传感器。制备的叠层器件在升温速率和功耗方面与共面结构相比并无优势且制作工艺复杂。进一步对共面结构器件中叉指电极的长度L和封装结构的研究发现,在工作温度低于350℃时电极长度L=0.4mm对应的气敏性能最好,而高于350℃时电极长度为L=0.8mm对应的气敏性能最好。金属基座是器件功耗过大的重要原因,采用镂空结构的器件功耗降低了100mW,升温时间缩短了245s。分别从原材料的选择、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三个方面研究MOS气敏传感器的制备,结果表明制备MOS气敏传感器时应优先选择金浆料和不锈钢网布;器件模块的标准化和对准标志的设计及陶瓷片的预切割能提高印刷的效率、合格率,同时避免气敏膜的污染;印刷时尼龙丝网的网布采用1.5mm的网距较为合理,印刷完成后宜在空气中流平30min并在180℃下干燥。棉花模板WO3粉末和有机载体的最佳配比为7.5:2.5,对450℃650℃烧结样品进行FESEM的表征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颗粒不断长大,对应的气敏性能也呈下降趋势。对450℃的样品进一步的气敏测试表明该样品对甲苯、二甲苯、乙苯具有高的敏感性和选择性,同时响应恢复迅速,极具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自动化技术已经在众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我国电力系统也出现了一些全新的变化,电气自动化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电力系统中,对于提高电力系统工作效率及供电稳定性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笔者结合实际情况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概念及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阐述,以期为其他专业人员参考或采纳。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6 文
激励性评价是教师运用期待、谅解、表扬和鼓励等方式来激发学生思维、加强学生信心、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成功的评价方式;激励性评价最大的特点是以尊重学生为基础。教师在
期刊
由于粉末材料的非致密性能以及复杂的热机耦合工况环境,使得最终金属零件与设计的形状和尺寸存在一定偏差,因而精确控形是热等静压近净成形方法实施的关键技术和最大难点之一。数值模拟的方法可以预测热等静压中包套的变形和粉末的致密化过程,为包套形状和尺寸的优化提供依据。本文采用MSC.Mrac中的Shima模型对热等静压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首先模拟了316不锈钢粉末制作柱状类测试样件的成形过程,结果表明:
耐磨材料因自身具备独特的功能性,现已发展成为新型材料领域中的一支主力军。而表面改性技术已经成为提高工程构件耐磨抗蚀性的有效手段。其中快速发展起来采用电镀制备耐磨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论文以L-丙交酯(L-LA)、乙基纤维素(EC)和ε-己内酯(ε-CL)为主要原料,采用开环聚合的方法合成不同组成的EC-PLLA和EC-PLCL共聚物,并采用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波谱、凝胶渗透色谱对其进行表征。通过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备不同组成的PLLA/EC-PLLA/EC和PLCL/EC-PLCL/EC共混物,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分析
展览:与大师同行展期:2013年1月26日—3月30日地点:元·空间今年有一次偶然的机会与曾梵志坐在一起,是一次画展后喝茶的时间,朋友们都是些艺术家,这群人中有的在谈与艺术相关
许多人从小都对福尔摩斯非常崇拜,长大了想做一个侦探。在国外,私人侦探是一个合法职业,而在我国却处于一个灰色地带,国家不承认但也没有严厉禁止。那么,在现实中他们是如何运作的呢?据披露,私家侦探社一般起名如婚姻调查所之类的名称,他们的运作模式如下。假设事主小吴怀疑自己的丈夫有婚外恋,可是她又找不到证据,那么她会到婚姻调查所寻求帮助。小吴可以和私人侦探私下协商,如果拿到第三者的证据和信息,小吴要付一万元
期刊
“十三五”期间,国家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但是目前在我国河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处置方面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方面,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探索以实现国家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本文以阿什河为研究对象,以突发污染物的正向模拟和污染源的反向追踪两条主线为研究思路。针对阿什河目前的环境应急管理现状,利用水质模型WASP和EFDC分别模拟了一维和二维阿什河突发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过程,以人工智能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