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语音通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使用的语音编码系统大多基于窄带语音,频带限制在200-3400Hz以内。在宽带语音编码中,信号带宽扩展为50-7000Hz,使语音主观质量明显提高。与窄带电话语音相比,50-200Hz的低频扩展增强了语音的自然度、现场感和舒适度;3400-7000Hz的高频扩展使摩擦音的区分更加容易,提高了语音的可懂度。50-7000Hz的宽带语音不仅提高了语音的自然度和可懂度,也有利于说话人的识别。
AMR-WB编解码器以其低码率、高性能的特点,同时被3GPP和ITU-T所认可。这是第一次有编解码器能同时应用在无线和有线网络设备中,必将推动宽带声音应用和服务在更大范围内的实现。本文回顾了经典的语音压缩算法,对LPC、CELP算法的原理和优化进行了学习和推导。在此基础上,对AMR-WB中所用的ACELP算法作了详细论述,对自适应码本搜索、代数码本搜索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另外也介绍了VAD算法的原理,为下一步的DSP程序移植和性能优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论文介绍了在数字调幅广播系统中使用AMR-WB作为语音节目的编解码器。所做的工作主要包括AMR-WB编解码的实现,信号采集、音乐播放模块的实现,音频超帧、传输超帧的构造等。另外也对数字调幅广播中数据业务复用做了一点尝试,实现了一个简短文字信息传送的功能,给出了数字调幅广播中可应用于数据业务的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