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如今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和政治的关注点。在2009到2010年之间,联合国召开过两次气候大会,专门探讨全球环境问题。二氧化碳虽然不能被称为标准的环境污染物,但其属于温室气体,影响着全球的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因此各国对碳排放问题的关注也日渐增多。包括我国在内的众多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发展而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受到众多发达国家的责难。发达国家甚至表示将计划对其进口的高碳排放量产品征收“碳关税”。在环境危机和碳关税威胁的双重压力下,我国开始重视环境改善,加强建设生态文明,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将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不可避免的会引进大量技术先进的外商直接投资。虽然引入的外资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也使我国承接了大量的在发达国家被限制或者被淘汰的高碳排放量产业,而这些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必然会增加我国的碳排放量。针对碳排放量与外资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多种方法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碳排放量的影响,其意义在于一方面通过全面的分析更客观的掌握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碳排放量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推动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化升级、减少中国碳排放提出有益的对策建议。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深入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整体及地区层面的分析。本文使用1997-2016年国家层面的时间序列数据和1997-2015年的省际层面面板数据,将外商直接投资数额FDI作为核心解释变量,碳排放总量TPF和单位碳排放量UTFP分别作为被解释变量,各地区生产总值GDP、各地区产业结构水平STRU以及各地区贸易开放度OPEN作为控制变量,期望给出与现实相近的结论。具体方法为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分析、面板数据Hausman检验以及固定效应回归等方法。检验结果显示虽然外商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国内的碳排放总体水平,但其有助于降低我国的单位碳排放水平,且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天然气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影响系数最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外资相对于内资来说技术更为先进,排放更为清洁;再从地区差异而言,外商直接投资在中西部地区的表现是增加碳排放,减少东部地区的碳排放,且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的总体影响小于地区生产总值对碳排放的影响。故全面的来看,之前单纯的“污染天堂假说”和“污染光环假说”都是有失偏颇的,我们必须要以历史的眼光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环境问题。最后,本文参照实证研究的分析结果对我国如何进一步积极引进外资、优化外资结构以利用外资减排提出了思考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