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公民参与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9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政府正处于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时期,随着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步伐的推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成为我国目前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由政府主导的,存在着一种自上而下的渠道,政府必须在其中担当好提供者、决策者、管理者、监督者的作用,各级文化事业单位也应当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骨干力量。同时,还应该存在另一种由下而上的渠道,让公民以各种组织形式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来。本文通过对国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概念、特点及公民参与理论的探讨,指出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构建有利于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真正满足公民的公共文化需求,消除政府供给机制的弊端,促进公民有序参与公共文化事务建设,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普适性和亲和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实证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公民参与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相应对策做了研究和探讨。本文从参与主体、内容、行为方式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公共文化服务中公民参与的概况。认为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分为公民个人的参与,这是一种常见形式的参与;以社区为依托的参与,这是公民参与的一种基本形式;非政府组织的参与,随着第三力量的增长,这将成为公民参与的一种重要形式;企业的参与,在企业社会责任的指引下,成为公民参与的一种有益补充形式。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并不是指在各方面的全方位参与,更不能替代政府的主导地位,而是指参与公共文化政策的制定、执行、监督,参与文化活动的举办、文化成果的创造,参与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提供等。参与方式主要有关键公众接触、公民会议、咨询委员会、公民调查、由公民发起的接触、协商和斡旋等。之后从主体方面研究了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构建存在的问题,从参与主体方面看,存在着公民个人参与意识和能力不强,社区文化发展不充分,非政府作用没有有效发挥,企业社会责任感不强,公共文化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据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加强公民教育,鼓励其参与实践,增强公民的参与信心,提高公民个人参与意识与能力;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规范运作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社区内志愿者组织的功能;大力发展第三部门,充分发挥其作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和市场化;增强企业在公共文化领域的社会责任。最后得出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应加强公民参与,形成政府主导,公民个人、社区、非政府组织、企业等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协商和对话的制度框架的结论。
其他文献
城市配送的发展保障了城市经济的运行城市配送的发展保障了城市经济的运行,加快了城市物资的流通,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然而然而,许多问题也在凸显在凸显,如城市配送
随着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江西核心旅游景区的环境容量限制问题日益突显,这对单兵突进的旅游业发展模式提出了挑战。本文在分析江西旅游业现有发展格局基础上,提出了联合作战
本文实证研究了高管内外部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并检验了行业竞争、管理层权力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高管内外部薪酬差距均与企业绩效呈倒U型关系,即内外部
<正>南京市江宁区谷里街道地处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滨江开发区之间的腹地,属两区的拓展区,直接受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南京城市发展的辐射带动,是南京南部旅游、休闲产业重
<正> 自1989年下半年以来,全国纺织行业一直处于经济效益滑坡的严峻形势。可是,淮安棉纺织厂却是一番蒸蒸日上的情景:他们从1993年8月亏损千万元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以后,不断冲
近年来,建筑工程项目尤其是大型项目在全国各地均得到了蓬勃发展,但同时也发生了诸如工期延误、费用超支、质量安全事故等各种各样的风险问题,这表明工程界对于建筑工程的风
企业并购作为重新配置社会资源的重要形式,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同时理论界也涌现出有关企业并购各个层面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税收这一重要的影
<正>在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的背景下,大批农民转化为市民,农村居民点转变为城市社区,破解过渡型社区的治理难题,日益成为一个值得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的现实问题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现代管理必须注意发挥“人”的作用,围绕“人”来构筑企业的核心能力。培训开发作为开发与发展人力的基本手段,已突破其原本的纯教育意义,而成为现
澳门向来以“赌城”旅游形象著称于世,是闻名全球的世界三大赌城之一,在国际上享有“东方蒙地卡罗”声誉。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将旅游定位成地区龙头行业,提出借旅游博彩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