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江苏段湖泊演化的对比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hf1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择大运河两侧主要湖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骆马湖、洪泽湖和高邮湖早期的成因、历史时期的形成和演化及现状三方面的对比,研究了大运河江苏段湖泊群的形成及其自身演化对苏北平原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所具有的意义。以河海交互作用理论为基础,结合前人关于人类活动对现代苏北平原西侧湖泊形成与演化的成果,综合研究了地质构造、全新世海侵、黄河南徙夺淮入海和人类活动对这一区域内湖泊形成和演化的影响,最终再现了大运河江苏段湖泊群的时空演化过程以及本区域内的苏北平原地理环境演变的一般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大运河湖泊的形成和演化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原始湖盆的形成阶段,二是湖盆的汇水与演化阶段。 在原始湖盆形成的阶段中,大运河湖泊湖盆的成因主要有两种,一是地质构造运动形成,如骆马湖湖盆,它是由于郯庐断裂带晚第四纪的构造断陷形成的;二是全新世海侵,高海面的存在形成的古泻湖洼地成为洪泽湖与骆马湖早期的湖盆。 湖盆的汇水阶段主要受河流的作用。历史时期三个湖泊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在原有湖盆的基础上不断扩大汇水面积的过程。一个共同的影响因素为黄河改道南徙夺泗、夺淮入海。在这一因素的作用下使研究区水网紊乱,沂河、泗水和淮河等主要河流宣泄不畅,汇水成湖。 通过研究区湖泊的对比研究,可以看出:从南到北,苏北大运河湖泊,早期湖盆的形成受海侵的影响逐渐减弱,而历史时期的形成受黄河夺淮的影响逐渐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区苏北平原形成及演化的一般规律:研究区南部的苏北平原区早期受海侵的影响,高海面期过后逐渐受河流作用的影响。可以说本研究区内的苏北平原,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化受到海陆交互的共同影响,同时还伴有一些人类活动,只是某一时期某种因子起到一定的主导作用:早期受海侵的影响范围较大形成较大面积的泻湖浅凹平原,后来黄河南徙造成水系紊乱形成大规模的河流堆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为的改造使这一地区的湖泊与水系受到人为的控制为这一平原区的农业活动提供便利。
其他文献
第四纪初期,随着全球大冰期的来临以及青藏高原的隆升,中国西北内陆及中亚地区干旱化格局初步建立.与此同时,东亚季风稳定出现、黄土堆积、湖泊发育.这一时期恰好处于第三纪
随着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等深入推进以及新兴产业组织不断涌现,港口正由最初的交通运输节点逐渐转为全球供应链和全球价值链上的关键要素,集装箱港口体系成为区域开发开放的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国际学术界共同关注的议题,乡村聚落社会经济与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又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该文选择了北京市北部的怀柔区,收集到2000年北
论文以产业、用地、交通、行为、历史、文化为影响要素,分析多要素共同作用下广州市商业业态空间形成的机理,并对业态空间的效益进行评价.第一章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的基础
乡村是承载区域农业、生态和文化多种功能的重要空间,是乡愁的载体。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发展成为我国城镇化下半场的重要议题,如何明确发展路径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城乡规划
目前,高光谱遥感数据存在空间分辨率低、幅宽窄等瓶颈问题,限制了高光谱遥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高光谱数据与其他多源数据的融合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当前针对
选用我国养殖量最大的栉孔扇贝作为实验材料,投喂富集微量元素的微藻,一段时间后测定其血清和血细胞中参与免疫防御的超氧化物岐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力,结果表明,富集微量元
信息共享和互操作是目前WebGIS应用领域的两个难题,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必须找到新的分布式计算方式。本文研究了中间件形式的分布式计算的不足,对比了应用在GIS领域的几种分布式
论文以探索甘肃省经济空间分布规律及甘肃省经济发展驱动因子为目标,根据经济指标空间集聚的特点和空间自相关的原理,利用空间聚类法,分析了甘肃省经济的空间分异规律,这项研
随着网络图形技术的发展和用户对于空间信息在线服务的要求的不断提高,互联网已经成为地理信息资源发布与共享的主要媒介。相应的,作为空间地理信息主要载体的地图的网络发布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