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补》笺证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521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史补》,唐李肇撰,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308条。书中所记多为唐玄宗开元至穆宗长庆年间事,内容丰富。前二卷记事大抵按时间顺序排列,内容涉及唐朝政治、军事、经济、文学、艺术、教育、宗教、科举等各方面,卷下则杂记各类典章制度、民俗物产。作者李肇长期在朝中担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要职,其著书之意在补正国史,态度严谨,故而能以史家之笔较为真实地记载唐代中后期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可补正史之不足,亦可纠正正史史实之误。因此《国史补》一书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历来为唐代文史研究者所重视。   《国史补》中的内容不仅广为后代笔记小说、类书、总集、诗文笺注所转载或征引,且为后世修纂史书(如《新唐书》、《资治通鉴》)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来源。然而,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这类作品的利用似乎也仅限于汇集、转引、摘抄,虽然前人也曾对书中个别条目作过考辨,指出一些内容失实或文字错漏之处,但一直缺乏对全书系统的研究与考订,且由于时代差异,后人征引材料时往往容易发生误读或任意删改的情况,这些都阻碍了原书价值的充分发挥。因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全书进行认真的整理,作一些基础性的考辨订正工作,故不揣浅陋,在吸收先贤及今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国史补》中内容加以笺证,或增补相关史料、文献,或辨析内容、文字错误,.或就难解处提出一己之见,各有侧重,详略不等。正文分三部分,条目编排以原书先后为序,每条先录原文,再作笺证。愿以此文为引玉之砖,期能对今后有关史籍的整理考订提供某些参考,为文史学者今后的研究提供方便。
其他文献
本论文认为,在当今商品充斥的消费社会中,商品的存在日愈符号化,传统的审美功利性内容正在发生转变:商品的物质属性所带来的功利性正在让位于商品的符号属性所带来的功利性,并由此
目的:了解安徽省农村育龄妇女乳腺疾病的患病情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妇女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保证市级代表性的基础上,分层、整群抽取54400例已婚妇女,采用先集
由现代教学理论看,教学并非教师的独白,而是师生相互交流、互动对话的过程。但在实际教学中,因观念滞后、随意提问、学生思考时间少等原因,导致互动低效或无效。所以,在高中
众所周知,对于一堂课来说,好的导入是必不可少的。导入的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借用著名特级教师于漪的名言:“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
期刊
The fungal communities in mushroom compost phase Ⅱ was assessed using a combination of PCR amplification and sequencing of 18S rDNA from fungal isolates and ne
本文从作品的创作素材、作品体现的文化背景及表达的精神思考三方面出发,提出文学作品中“根”的概念:一层是地理空间的“根”;一层是社会文化的“根”;一层是祖辈的、精神的“根
自莱辛的《拉奥孔》以来,小说历来被视做一种时间艺术,传统的小说叙事学理论也大都只重视对时间的研究,强调叙事结构在时间序列中的建构。1945年,约瑟夫·弗兰克针对现代小说
学位
吴田玉的花鸟画让人眼前一亮,仔细审视,感觉可为目前中国花鸟画中鲜明个性的作品。他以鲜明的个性语言表达着独到的色彩美感,其作品颇具文人色彩和装饰艺术性,附和现代审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