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金经理人激励约束机制研究—从职业声誉角度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_dan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行业的快速发展,作为基金投资运作中的核心人物,基会经理群体的现状令人担忧。就职年限短、人员流动率偏高,内幕交易等道德风险问题频现。究其原因,我国基金管理公司尚处于成长阶段,在公司治理、制度性监管诸方而还有较多缺陷,尤其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显得尤为突出。而目前理论界对证券投资基金的激励约束机制的研究多集中在显性激励约束方面,对于基金经理群体的隐性激励约束方面研究较少。因此,如何能够有效结合隐性激励约束手段,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基会经理人激励约束机制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本文首先对激励约束机制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概述,简要阐述了证券投资基金在同内外的发展历程及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我国基金经理人激励约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而后本文通过利用声誉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相关知识,结合基金经理人声誉模型的建立,分析得出声誉对基金经理人具有持续的激励约束作用。   住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基金公司内部治理的完善、法律环境建设、经理市场建设、监管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从声誉机制出发完善我国基金经理人激励一约束机制的相关对策及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动荡已经逐步蔓延到世界各地的很多领域,其中也包括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房地产行业是个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不论是房地开发还是物业经营都
高盛公司在2001年发布的《全球需要更好的经济之砖》(The World NeedsBetter Economic BRICs)报告中表示,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将会在未来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头者,到2050年世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凭借港口,实现了城市的快速发展。提出建设宁波港口经济圈,旨在扩大港口的影响力,带动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宁波作为重要
近些年,对于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研究,许多学者利用各种方法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但是,这些研究者的研究分析存在片面性,没有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