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专家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5次 | 上传用户:youguxinzh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临床护理专家、专科护士、护士长等相关概念的分析,厘清临床护理专家的概念,以此为基础构建临床护理专家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临床护理专家的培养、考核及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德尔菲法构建临床护理专家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利用Excel 2003、SPSS l3.0、AHP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1.厘清了临床护理专家的概念,临床护理专家是指通过系统地学习和实践达到硕士或博士水平,通过相应的资格认证,利用自己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经验,胜任某一专科领域的临床实践、咨询指导、科室业务管理、科研等工作的专家型护理人员。2.明确了临床护理专家的工作范畴,包括:直接的临床护理服务,运用评判性思维为复杂情况个案、重/中度高危患者等提供护理服务;对患者/家属、下级护士提供咨询指导服务,促进患者结局及护理实践改善;对护理学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进行教育教学,带领专科护理教育发展;积极参与制定本专科领域相关的标准、规范、指南等,促进护理实践、工作环境的改善,评价及指导护理服务质量改进,保障护理安全;及时发现专科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并指出有价值的探索研究方向,主持和实施研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及应用等。可以看出临床护理专家的工作不仅是进行单纯的护理操作,更是对护理实践、教育、管理、科研等的综合。3.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对指标进行筛选,构建了临床护理专家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临床实践能力、咨询指导能力、护理管理能力、护理科研能力、专业发展能力,14个二级指标和45个三级指标。4.两轮咨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是0.57、0.85,28位专家提出了修改意见,专家积极性较高。专家的判断系数、熟悉程度系数和权威系数分别为0.9、0.8、0.85,专家权威程度高。第二轮咨询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83、0.185,专家对指标的认可程度较好。5.5个一级指标权重大小由高到低排序为:临床实践能力(0.3184)、咨询指导能力(0.3184)、专业发展能力(0.1829)、护理科研能力(0.1179)、护理管理能力(0.0624)。6.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全部指标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29,5个维度指标的Cronbach’sα系数在0.735-0.862之间。专家权威程度高,意见较集中,指标的内容效度较好。结论:通过对临床护理专家、专科护士、护士长、护理专家等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厘清了临床护理专家的概念,明确了临床护理专家的工作范畴。经过两轮专家咨询,构建了临床护理专家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研究结果信效度较好,能够为我国临床护理专家的培养、考核及评价提供参考依据。建议:1.近期加快培养专科护士,逐步增加医院高学历专科护理人才;2.在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和保健水平进入发展中国家前列时设立临床护理专家岗位;3.及早建立健全临床护理专家管理制度,为临床护理专家职业发展提供服务平台。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护士分层管理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临床护理专家的经验,将临床护理专家与专科护士、护士长、护理专家进行区分,厘清了我国临床护理专家的概念。以临床护理专家的概念和角色职能为基础,构建了临床护理专家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弥补了当前对于临床护理专家核心能力研究的不足。研究不足与展望:进一步完善临床护理专家核心能力要素,对我国现有的临床护理专家进行实证研究
其他文献
中国体育外交是中国外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中国外交贡献着卓越的理念与实践,也有力地推动着体育强国建设。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分析了我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提速,我国的工民建筑项目也在越来越多地进行施工建设。伴随着我国质量体系的不断建立健全,我国对于工民建筑项目的施工最终质量有着非常严格的要
电力革命的产物——空调是人们益寿延年的功臣之一。空调设备在创造局部环境舒适的同时,既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又在破坏臭氧层,加剧温室效应。为节约有限的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空调设
目前,天津市双创环境显著改善,众创空间发展势头良好,经济社会效益日益显著。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运营状况参差不齐,孵化服务能力有限;盈利模式有待完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近年来,在一些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政府预算草案时,经常发现许多支出中,有“名头”的科目金额很少,甚至为零,而“其他”这个框里的支出金额却很大,占比很高。  我国目前使用的财务收支分类科目设置相对滞后,但不管是科目设置不合理,还是政府花钱不规范,如果最终导致代表在审查预算时无法看清楚、弄明白,那么,公众知情权与监督权就难以体现。  当前,从政务公开到财务公开,越来越透明的公开制度,搭建了政府与公众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