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切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i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混凝土一般存在抗拉强度低、韧性差、易开裂以及耐久性差等问题,使许多建构筑物材料性能大大降低,导致混凝土结构过早地劣化甚至完全丧失正常使用功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等。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在混凝土基体中掺入不同的纤维是当前混凝土改性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众所周知,均匀且乱向分布的纤维对基体有增强阻裂、增韧的作用,可阻碍材料养护时的收缩和温度裂缝,提高构件受力时的裂缝控制能力和承载能力。但与其它纤维相比,玄武岩纤维在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的同时,还有良好的耐久性、绿色环保、取材方便等特点,近年来逐渐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因此,本文首先进行了短切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材性试验,随后展开了系列短切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试验,并提出了该类型梁开裂弯矩和截面短期刚度的改良计算式。主要结论如下:(1)与素混凝土相比,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在受压时产生更多微裂缝,破坏时减缓了混凝土的压溃现象,而在受拉时的断裂面则变得更粗糙、曲折。这表明,乱向分布且均匀分散在混凝土内部的玄武岩纤维发挥了增强阻裂的作用,有效改善了基体混凝土的整体性和破坏形态。(2)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强度总体上是高于素混凝土的,其提高幅度随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且当纤维体积率为0.10%时,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强度达到峰值。因此,本文将纤维体积率0.10%视为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较优掺量。(3)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梁与普通混凝土梁的破坏形态相似,基本满足平截面假定,符合适筋梁受弯破坏的特征。在整个加载过程中,玄武岩纤维主要在钢筋屈服以前发挥增强阻裂的作用,表现出良好的裂缝控制能力,提高了原混凝土梁的开裂承载力和截面弯曲刚度,但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忽略不计。(4)短切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梁的增强效果,与纤维长径比、纵筋配筋率和局部增强方式密切相关。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纤维长度或纵筋配筋率的增大,开裂、屈服承载力的提高幅度降低;当纤维层高度大于1/3倍梁高时,梁在正常使用期间的力学性能随纤维层高度的增加而提高,但当纤维层高度达到1/2倍梁高时,它与全截面纤维混凝土梁性能几乎一致。(5)基于我国既有的设计理念,结合本文的试验结果,综合考虑了纤维含量特征值与配筋率的比值、纤维局部增强方式等影响,最终通过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提出了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梁开裂弯矩和截面短期刚度的改良计算式,并验证了其适用性和可行性。
其他文献
餐厨垃圾有机质含量高,含水量高,且易腐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臭气、废水、杂物残渣等。为了有效地进行环境管控,需要从源头进行把控。餐厨垃圾处理过程中各环节做到污水有组织地集中收集,避免跑冒滴漏泄现象发生。处理系统设备选型做到密闭,使臭气得到有组织收集,同时在重点臭气产生区域设计局部抽风设施,以便与后续除臭系统有效衔接。餐厨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杂物及残渣统一汇至于出渣间。
随着我国地下综合管廊事业的不断发展,大量管廊投入使用,管廊运维管理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运维风险评价是提升地下综合管廊运维管理效益的重要手段,既有方法以专家评价等静态数据为评价数据,侧重对算法改进以提升评价准确率,未考虑运营过程中管廊状态变化对评价结果的影响,难以反映管廊动态风险变化。此外,现有研究未考虑评价结果的后续应用,基于风险评价的风险管理方法仍需完善。因此为提升管廊运维管理效率,本文提出基于动
我国“十四五”区域发展报告提出,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经济水平日益提升,应大力推动区域一体化深度发展,把城市群、都市圈作为“十四五”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落脚点。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离不开综合交通网络的支撑,离不开轨道交通的支持,只有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才能共同健康、稳步的发展。如今,各制式的轨道交通建设逐步扩大,轨道交通设施建设也日益全面,呈现出网络化的良好发展形势。在此基础上,发展区域轨道交通一体化
蛋白质是生命物质的基础,具有免疫、催化、运输、协调、控制生长分化等功能。蛋白质在材料表面的吸附行为,不但是决定材料在体内生物学表现的关键因素、也是理解细胞-材料相互作用研究的理论基础,因此调控材料表面蛋白质的吸附状态已成为研究热点。TiO2具有光催化的特性,在紫外光辐照时,会产生大量活性自由基,有望实现对吸附在表面的蛋白结构进行调控。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这些活性物质可以使TiO2表面吸附的蛋白部分解
如今人工智能作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被广泛研究,在交通领域也有一定应用。生成式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有创造性的学习方法,对地质灾害实体的模拟研究存在一定意义,文章将对三维空间中地质灾害粒子在自然流动阶段的情况进行讨论和研究。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总结,由粒子仿真思路,提出一种将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和生成式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运营车辆数量的增加,列车的安全运行日益成为关注重点。列车检修是保证列车安全稳定运行环节之一,工人的工作量和压力随着检修车辆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大,传统的“人检人修”方式已不能满足检修要求,加快以“人检人修”向“机检人修”的改变迫在眉睫。随着机器人应用的迅速推广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检修的列检机器人正在渐渐走入列车检修领域。列检机器人具有高灵活性和适应性,它的应用可
公铁两用桥梁兼并公路交通和铁路交通的功能,能够节省有限的桥位资源,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公铁两用桥梁中的列车-汽车-桥梁耦合振动问题研究成果颇多,但对于考虑高速列车运动产生的气动干扰对汽车行驶的影响,此类相关研究较少。由于汽车相对列车而言,重量轻、横向稳定性差,故高速列车产生的气动干扰即列车风荷载对汽车的横向稳定性影响较大。本文首先研制了测试列车风效应的动车试验系统,得到不同汽车在不同列车作用下的
中国铁路有砟轨道路基病害情况较为严峻,严重影响列车安全行驶。而路基病害的传统整治技术沿用至今也逐步暴露出其存在的如施工需开挖道床,封闭线路,施工作业难度大以及整治后的线路耐久性不强等缺点,亟待研发新型路基病害整治技术及相应施工工艺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在此背景下,电化学以其施工便捷、无需封闭线路、不影响线路运营以及处理成本低廉等优势而逐步受到关注,本文以铁路有砟轨道路基病害的整治为研究对象,从分析电
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砂贝母、太白贝母或瓦布贝母的干燥鳞茎,具有多种功效,如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和散结消肿等。2020版药典按性状将其分为“松贝”、“青贝”、“炉贝”和“栽培品”,其中松贝质量高、品质好,在川贝母中价格最高。暗紫贝母是松贝的主要基原植物,暗紫贝母对生长环境要求严格,主要分布于海拔高度2800~4400 m的高寒地区,如青海甘肃南部、四川西北部等。如今暗紫贝母资
无砟轨道因其高稳定性、平顺性等优点已成为高速铁路建设中主要的轨道结构型式,而混凝土作为无砟轨道的核心材料,在列车荷载、温度循环荷载等复杂环境耦合作用下难以避免产生伤损,例如轨道板开裂、支承层开裂、轨枕压裂及承轨台破损等。以往学者在研究无砟轨道伤损时大都侧重于裂缝的开裂部位、开裂深度及宽度、开裂数量等方面,而对混凝土构件整体伤损的评估,尤其是裂纹形成前期内部伤损演变的研究较少。本文基于声发射技术,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