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长员工工作活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qy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不断提高劳动力平均年龄水平,随着延迟退休政策提上日程,年长员工规模和比例进一步加大,并呈持续增长态势。用人单位需要更加重视对年长员工的使用,不断增强年龄多样化管理能力。与引进成本高且流动频繁的年轻员工相比,年长员工保持着较高的组织忠诚度和高水平绩效,并通过示范效应和知识的传帮带,带来额外的周边绩效。与此同时,年长员工却经常遭受工作场所的年龄歧视,他们被认为是缺乏活力和效率低下的群体。一些企业还出现年长员工理应“退位让贤”甚至应该“提前退休”的现象。除了少数中高层管理者,年长员工很少能够参与组织的重要工作,他们甚至需要面对年龄增长(而不是绩效评价)带来的岗位调整以及被边缘化的现实。消极年龄刻板印象者通常认为年长员工难以满足工作要求。事实上,正值壮年的年长员工,精力和认知能力依旧能保持较高水平。面对工作他们并非表现出难以胜任的“有心无力”,更可能是难以发挥优势和失去信任带来的“有力无心”甚至“身心俱疲”状态。一旦如此,将导致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面对劳动力平均年龄提高和用工成本不断攀升的现实,年长员工群体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研究范围多聚焦在工作绩效、退休适应和刻板印象威胁等产出和负面情绪状态方面,对年长群体工作中积极体验(如:工作活力)的探究较少。年长员工丰富的知识和技能经验,更具耐心以及充满责任的特点,能够帮助他们取得或保持较高的绩效水平。因此,开展年长员工工作活力研究,了解年长员工工作活力的状态和影响因素,能够帮助组织更加重视和开发沉睡的年长员工资源,激发并使其保持较高的工作活力,以更好地应对劳动力老龄化和人才短缺带来的压力。通过回顾和梳理有关工作活力和年长员工的文献,力求探究三个问题。第一,年长员工工作活力有哪些维度?第二,如何测量年长员工工作活力?第三,哪些因素影响年长员工工作活力,以及不同年龄段的年长员工工作活力有什么不同?为回答好这些问题,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社会情绪选择理论,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开展以下三个子研究。第一,通过扎根研究方法,对24名45岁以上年长员工开展深度访谈,收集年长员工对自身充满活力以及触发这种体验的事项的描述。通过编码分析,构建出年长员工工作活力维度结构,并梳理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年长员工工作活力由五个方面的维度组成。分别是:精力充沛,认知活跃,情绪激昂,情感展现,责任感召。从资源的角度而言,这些维度依次对应着体力资源、思维能力资源、情绪能量资源、情感资源、心态动机资源。此外,运用扎根方法,分析年长员工工作活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身体健康素质、职业未来时间观、个人情绪调节策略等个体特征因素,以及工作设计、沟通氛围、领导方式等组织环境因素,对年长员工工作活力有着较强影响。将扎根结论与现有研究对比,发现年长员工工作活力维度结构延续了现有理论的大部分内容,主要区别在于将“情绪”和“情感”归于不同维度,并增加了“责任感召”维度。影响因素方面,年长员工更为注重职业未来时间观和个人情绪调节策略。第二,在扎根研究和现有成熟量表的基础上,尝试构建年长员工工作活力初始量表,并开展实证研究对量表进行检验和优化。初步构建的年长员工工作活力量表为五个维度共32个题项。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五维度结构得到验证。32个题项中删掉了部分因子载荷不强的项目,量表缩减为18个指标。该量表通过了信度和效度的检验。最终,形成年长员工工作活力的五个维度18个题项的测量量表。第三,在扎根研究基础上,将被受访者经常提及或更体现年长员工特点的变量作为研究重点,构建出年长员工工作活力的影响因素和理论模型。提出了包容型领导、自我效能、职位未来时间观、领导成员交换等因素对年长员工工作活力造成直接影响的理论假设,同时假设了自我效能感、领导成员交换的中介作用,以及选择优化补偿(SOC)策略的调节作用。此外,将年长员工进一步分为三个年龄组别,对比分析各年龄组别的年长员工在工作活力上的表现。结果显示,大多数研究假设得到支持。具体为:职业未来时间观正向影响年长员工工作活力;包容型领导对年长员工工作活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包容型领导对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正向影响;自我效能感对年长员工工作活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包容型领导对领导成员交换有显著正向影响;领导成员交换对年长员工工作活力有积极影响;自我效能感和领导成员交换在包容型领导和年长员工工作活力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此外,SOC策略在职业未来时间观与年长员工工作活力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当知觉职业未来时间比较短暂时,倾向于使用SOC策略的个体比使用该策略频率较低者,更可能体验到较高的工作活力。SOC策略在领导成员交换与年长员工工作活力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当知觉较低的领导成员交换时,倾向于使用SOC策略的个体比使用该策略频率较低者,更可能体验到较高的工作活力;SOC策略在自我效能感与年长员工工作活力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自我效能感较低时,倾向于使用SOC策略的个体比使用该策略频率较低者,更可能体验到较高的工作活力。最后,研究也验证了不同年龄段年长员工在工作活力及其影响因素的效果上存在差异,50-54岁年龄段员工比其他年龄段的年长者体验到平均水平更强的工作活力,其受到自我效能感、领导成员关系和职业未来时间观的影响相对较小。本研究有以下创新点。一是从年长员工视角开展工作活力的相关研究。本研究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聚焦年长员工群体,根据其随年龄增长流体智力减弱,晶体智力增强的特点,从组织和个体特质两个层面着手,采用扎根研究和实证检验的方法,探索我国年长员工工作活力的内容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这种将工作活力聚焦在年长员工的特定人群的研究,扩展了工作活力及年长员工的研究范围。同时以我国年长员工样本开展分析,验证了国外工作活力及年长员工相关理论在本土化的应用,这是对理论研究的进一步丰富。二是探索了年长员工工作活力的维度结构和测量工具。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构建了年长员工工作活力的维度和量表,推进了工作活力领域的研究。以往对工作活力维度结构的研究是针对泛员工群体开展,缺乏年长员工这个特定群体的相关研究,难以对年龄多样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理论基础和管理借鉴。同时,由于身体力量和认知活力随增龄减弱的客观存在,若采用目前被广泛使用的三维度结构,较容易得出一个年长者工作活力低于年轻人的简单结论。这与员工年长后仍然能够保持较高投入和绩效的事实及研究结论不符。本研究从实际着手,在充分了解年长员工个体感知的基础上,构建出年长员工工作活力的五维度结构及其测量量表,进一步丰富现有研究内容。三是构建了年长员工工作活力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丰富了工作活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内容。本研究通过资源的视角,梳理了领导方式对年长员工工作活力的影响路径,发现作为能力资源的自我效能感和作为关系资源的领导成员交换,在包容型领导和年长员工工作活力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同时,本研究分析了时间资源对年长员工工作活力产生的影响,并进一步发现个体自我调节策略如SOC策略,在相关变量对年长员工工作活力影响中的调节作用。丰富了工作活力影响因素的成果。本研究的实践贡献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有助于组织更准确地衡量年长员工工作活力,提高对年长员工群体的重视。管理实践中,很多组织仅看到年长员工体力和认知等能力降低,没有从责任意识、沟通能力和知识经验的提高等方面,更加客观的看待年长员工的努力程度。本研究能够促使组织更加公正客观的衡量年长员工工作活力,有助于提高组织对年长员工群体的重视。二是有助于企业更好开展年龄多样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本研究采用扎根的方式,从员工的角度获得激发年长员工工作活力的影响因素,并得到了实证检验的支持。这些影响因素的研究,对组织针对年长员工制定活力激发策略奠定了理论基础,特别是关于职业未来时间观等具有年长员工特点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有助于企业制定相关退休管理机制,开展年长员工的针对性管理。
其他文献
葡萄是世界上重要的果树作物之一,在南北半球均有栽培。葡萄果实中含有糖、有机酸、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和白藜芦醇等营养物质,是一种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的水果。生产上广泛栽培的欧洲葡萄(Vitis vinifera L.)品质优良,但抗寒性差。原产中国的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抗寒性最强,枝蔓可抵御-40℃的低温,是重要的抗寒基因资源。本研究是在课题组前期通过转
平原区内河道纵横、互连成网,水工建筑物控制调度复杂,同时亦受海洋潮汐的影响,水位、流量变化较为复杂。常规明渠恒定非均匀流计算方法难以综合反应片区排水情况,文中采用mike11一维河网水流数学模型进行建模,分析片区排涝水位,为工程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正> 去年12月2日,在修复一新的广化寺,北京市佛教协会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佛教书画、音乐联谊会。参加会议的有黄均.周思聪、姚有多、娄师白、石齐、柳情、王十川、邢逸之、董辰生等二十多位书画名家;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袁
期刊
当前,我国经济获得了较为迅速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需要承担的压力明显提高。为了缓解自身发展负担,更多人选择通过旅游,和大自然亲密接触,改善自身的生活质量。在这一背景下,森林旅游逐渐从单纯的旅游业转变为将养生和休闲相关联的新兴旅游行业。文章介绍了森林康养旅游开发需要遵循的原则,并提出了相关策略。
利用网络课程平台、腾讯会议等信息手段,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促使在疫情居家学习的背景下,不仅让项目式学习的实践活动依旧有序,而且还扩大了学生的参与范围,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其中,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以及数据检索、数据处理与分析等方法。大多数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了一篇小科学论文,并依据自己的研究结果提出建议,参加科学建议奖活动等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
针对生态脆弱区因采煤沉陷产生的大量地表裂缝及裂缝带对矿区土壤水分含量、分布及运移情况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影响,加剧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的问题,以神东某井田内采煤沉陷区与非沉陷区的土壤、风积沙、黄土、黏土和粉煤灰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采样、原位监测、室内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了研究区内采矿地裂缝回填方法,在模拟各重构土按“三步法”进行地裂缝回填后的土壤水分运移情况后,得出所选回填组分按质量比为1∶1∶1∶2均
基于追赶法的Preissmann隐式格式是对圣维南方程组进行离散的常见方法,然而在包含有分洪闸等具有分洪功能的河道水动力计算中,难以用传统的追赶法直接进行求解。本文针对分洪河道中闸门的不同出流情况,对传统追赶法进行改进。首先将分洪河道断面反向编码,将流出河道改为流入河道,形成适用于传统追赶法计算思路的一般树状河网结构;然后,针对分洪闸不同出流方式,分别讨论与之对应的模型概化的方法,通过采取河网分割
<正>“大数据挖掘与粒计算理论及应用”团队围绕“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致力于推进大数据创新应用,着力解决大数据挖掘关键核心技术以及粒计算理论与应用平台建设,凝练形成了“复杂数据的粒计算理论与方法”“低质数据的粒计算与特征选择”“三支认知计算与个性化推荐”和“图像高维隐写检测特征优化选取”4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河南省优秀青年科学基
期刊
近年来,经济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正在逐步转变人力资源的对抗。科技人才是公司身心健康、合理发展壮大的主要保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岗匹配是人力资源管理行业的关键组成部分,是人力资源管理实现合理配置的基础。完善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套,寻找合理的匹配和准确的衡量方法,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为公司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总体规划给出了重点参考。本文GQHG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胜任力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为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尤其是初三年级面临中考,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调适、有计划地制定并完成复习计划、有效落实课堂教学内容、监控学生学习状态,都是教师开展线上教学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为此,笔者通过实践、反思、改进、验证,整合出一套适合本校初三学生的数学线上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提高了学生的线上学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