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信息共享机制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unv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安全信息共享机制作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行安全的保护制度之一,具体框架设计的前置性条件是清晰的网络安全信息概念和层次性的共享主体结构。在此语境下,网络安全信息的特征表现为行业的专业性、内容的牵连性以及时间的有效性,并不是所有与网络安全相关的信息都应纳入共享范畴之内。这里的安全信息应当以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关键性”功能遭受损害为内容基础,根据行业特性设定具体的信息类别标准,从而详细说明不同行业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状况,指明主要的网络安全威胁。同时,安全信息的内容应当与共享主体的信息安全保护能力相适应,限定不同类型的安全信息在特定范围内流动,确保安全信息的合理利用。美国、日本对网络安全信息的内容和种类作出了直接规定,这些规定影响到共享模式的构建。由于信息的共享存在对个体权益的侵犯,两国都将自愿原则作为制度基础,设立共享激励制度和责任豁免制度,建构更深层次的联动响应机制。我国可以对安全信息的基本概念作概括式规定,设置参与主体的准入退出机制,以此规划不同类型的信息共享路径。
其他文献
柯惠新,理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曾任),全国统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信息协会市场研究业分会名誉会
目前,我国使用网络的网民人数已过半,互联网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标志着我国已经迈入了互联网时代。伴随着技术水平的飞速提高,处理、收集、传递数据的能力愈发高级、纯熟,直接
<正> 手足搐搦症(Tetany)是一种无机监类代谢障碍的疾患,临床上以神经肌肉的机械兴奋性增强为其特征,主要表现在四肢末端产生阵发性的强直性痉挛,有时且伴有强硬与疼痛的感觉
[摘要]信息共享空间(IC)为人们创建和共享信息资源、开展个性化学习、进行学术交流提供了崭新的空间和平台。高校图书馆掀起IC建设热潮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它遵循“图书馆学五定律”及“图书馆学2.0五定律”等图书馆学基本定律,是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在实际工作中,IC建设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需要从观念、资源、技术等方面进行实践创新,才能满足读者不断变化的个性需求。  〔关键词〕信息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