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的甘肃藏区社会矛盾与民族关系相互作用问题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5df45sd6546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民族地区社会转型速度加快,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对不同地区发展规划的次序安排、甘肃省在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发展统筹规划,以及甘南州在社会转型中的原点结构,甘南地区社会矛盾系统构成在我国宏观社会矛盾系统中表现出自身的一系列特征,而民族关系也可能在社会转型的各个方面在场,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主要从民族社会学的角度,在民族参数和社会参数交叉的场景中考察了社会转型期的甘南州社会矛盾与民族关系的相互作用问题,分析了社会矛盾和民族关系相互作用的现实表现和深层机制,并从社会主义矛盾论的视角阐述了研究者的基本观点和对策建议。  全文分为七章。第一章是导论,对社会转型、社会矛盾、民族关系等本论文涉及到的相关概念予以界定,介绍了选题的背景与研究的现实意义、对相关研究做了简述、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和基本的研究思路。第二章介绍了甘南州概况,其中包括行政区划、民族人口、自然地理状况和地区内藏、汉、回三个主要民族的基本情况。第三章考察了历史上甘南地区的社会发展状况和民族关系的历史记忆,并从社会转型的视角重点考察了“鸦片战争”以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这一历史阶段甘南地区社会矛盾和民族关系的相互作用问题。第四章考察了反映现阶段甘南地区社会结构分化场景的人口结构、经济产业结构、城乡结构、社会阶层—民族分层结构。第五章考察了反映现阶段甘南地区民族关系发展状况的民族分布与居住格局、族际通婚、宗教信仰、身份认同与民族意识、民族交往等因素。第六章综合考察了甘南3.16事件发生的背景、整个事件的具体经过、政府和社会各种力量对该事件的处理、以及该事件对社会秩序、经济发展、以及民族关系的影响。第七章考察了转型期甘南地区的社会矛盾与民族关系,在前三章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现阶段甘南州社会矛盾和民族关系的表现特点,综合分析了甘南州社会矛盾影响民族关系的深层机制,提出了促进甘南地区社会协调发展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具体措施。
其他文献
自古以来,繁衍生息在三江流域的赫哲族,作为北方唯一的渔猎民族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赫哲族依山傍水而居,狩猎和捕鱼生产历来是赫哲族经济生活的主要来源。因此,素有“夏捕鱼作粮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制定并实行了一系列关于男女平等的政策和法律法规。随着政策的深入人心,广大女性的思想观念发生转变,女性家庭地位的变化是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延边地区是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需要处理的重要关系之一。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与之所处的生态环境相适应,违背规律的自身“发展”是很危险的。   民族学生态环境史研
皇家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类型之一,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清朝自康熙、雍正、乾隆以来前后近130多年时间里,在北京西郊海淀陆续修建离宫别苑和行宫御苑,推动中国皇家园林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