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前景理论的消费—储蓄与退休行为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老龄化的浪潮席卷了全球,中国即将为严重的人口老龄化所困扰。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老龄化同物质资本积累的矛盾。消费具有“棘轮效应”,说明人们的消费(储蓄)是具有时间依赖性的。本文将前景理论(prospecttheory)中的损失规避引入消费-储蓄问题之中,通过建立习惯形成与损失规避之间的联系,考察在不同的冲击下消费者的不对称的消费-储蓄行为。理论上可以扩展行为经济理论的解释领域,使行为经济学与其他研究领域更紧密结合;实践上对于解释中国的高储蓄率之谜提供新的视角,通过研究退休行为对消费-储蓄的影响,对在老龄化的背景下如何调整退休年龄也是有益的。主要的工作如下:通过引入行为金融中的损失厌恶对传统的习惯形成建模进行扩展。研究了在考虑习惯水平的损失规避偏好下的消费储蓄模型,在这种情形下投资的收益是不确定的。在使用经典的光滑效用函数比如CRRA时,几乎不能纳入习惯形成的影响,本文的模型中引入损失规避效用后,对于基于习惯形成的消费-储蓄模型更为恰当和直接,即认为消费者对于低于上期习惯水平的状态是厌恶的,这与损失规避类似。这样就在习惯形成和损失规避之间建立了联系,这也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点。本文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将习惯形成理论与损失规避联系起来,并得出了在不确定性和习惯形成存在的情况下最优消费的解析解。通过对分段线性效用函数的求解,其结果比K-T价值函数更为稳健。同时也发现习惯形成对于消费-储蓄行为有明显的影响。从理论与实证上研究了居民消费行为的不对称性问题。这种不对称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消费者对于损失的风险喜好态度,这是本文的模型与经典的效用理论以及最近提出的习惯形成文献的最大不同之处。在实证中发现中国城乡居民具有较为明显的损失规避倾向,其消费行为可以用前景理论进行解释。其次,从统计结果看我国城乡居民中并不存在明显的短视行为和即期的流动性约束。讨论了生命周期过程中如何进行风险承担决策,并引入了劳动供给弹性和收入不确定性,扩展了BMS的分析框架。发现对于消费者来说,由于存在跨期的对冲行为,临近退休时其投资行为并不一定变得更加保守。与此相似,当劳动供给从固定变为弹性供给时,劳动弹性也一定会增加其更加冒险的投资动机。最优消费策略与习惯形成所隐含的路径依赖是相似的。当效用函数非可加时,最优消费策略依赖于工作过程。而且,由于个体寻求可持续的历史消费比率,所以过去的工作水平对于当前的消费是有影响的。即使在退休以后这个结论也是成立的。
其他文献
<正>《淮南师范学院学报》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9530,国内统一刊号:CN34-1231/Z。主要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
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建设用地不足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突出问题。利用1986、1998、2003年的多源卫星遥感影像,结合统计数据,分析了苏州近20年来建设用地变化和城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人文精神涵义等问题的认识尚有许多分歧或含混之处。文章分析了人的主要精神因素的不同作用及人文精神的人性基础影响 ,阐明了“人文精神是人类自觉弘扬人性
邓拓是我国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他的新闻思想不论当时还是现在都对新闻实践工作极具借鉴意义。当然,他的新闻思想的形成与他的成长经历
张爱玲《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和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具有很多共性。她们都情欲旺盛,却都遭遇了不幸的婚姻,感情受到压抑,以至于性格扭曲,做出了种种不合常理的事情
汽车前挡板位于汽车前端,对正碰起到缓冲作用,保护驾驶员及乘客人身安全。汽车前挡板为非轴对称结构,两侧起伏变化明显,体积较大,是汽车内部典型复杂零件。如果采用普通钢板冲压成
项目成本管理是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对柳州铁路局建筑安装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有
正畸力经牙齿传导至牙周组织,通过局部应力刺激和形变引发一系列的生物力学和分子生物学变化,使牙根压力侧和张力侧的牙槽骨分别发生骨吸收和骨生成,最终导致牙齿的移动正畸力作
混凝土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材料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能源,因此如何获得合适的材料配比,使制备的混凝土既能保证一定的强度要求和耐久性要求,又能最低限度的消耗能源,能循环利用
文章从历史建筑保护的相关宪章、法规研究入手,首先,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出关于城市建筑色彩保护与修复的具体规定及要求;其次,进一步分析探讨传承、保护历史建筑色彩的措施,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