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单纯性血尿是临床常见的肾脏疾病,以病情轻、病程长、反复缠绵不愈为特点,多数为非进展性,病人可以正常生活,但少数患者病情可缓慢进展最终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肾衰,是目前肾脏疾病研究的热点。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病理类型多样,西医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中医药在治疗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方面有其独有的特长,国内已有多项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在改善患者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生活水平、保护稳定肾功能方面有较好的疗效。隐匿性肾小球肾炎中医尚无统一的症候分型,本研究基于全国多中心专家共识,认为气阴两虚型为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常见证型之一,参芪地黄汤为治疗气阴两虚型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代表方药,通过对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确定本治疗方案的有效性。方法:通过中医四诊合参,对辨证为气阴两虚的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处予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共观察30天,监测患者尿红细胞、尿蛋白量及安全性指标情况,记录患者症状体征变化,并进行中医症候评分,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评价本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全国共23家医院参与本研究,总共纳入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患者340例,其中气阴两虚型患者总共纳入85例,占总纳入患者人数的24.92%。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尿红细胞、尿蛋白量及症状体征情况以评价本方案疗效。完成疗程后,研究结果表明,入组85例患者其中中医症状评价为完全缓解者5例,占总人数的5.88%,显效者18例,占总患者人数的21.18%,有效者58例,占总人数的68.24%,无效者4例,占入组人数的4.71%,中医症候评价总有效率为95.29%。疾病综合疗效评价达到临床控制水平2例,占总人数的2.35%,显效22例,占总入组患者人数的25.88%,有效39例,占总人数的45.88%,无效22例,占总人数的25.88%,总有效率为74.12%,显示参芪地黄汤加减在减少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红细胞及尿蛋白有较好的疗效,并可明显改善患者体征。本研究气阴两虚型患者共入组85人,无脱落病例,证明参芪地黄汤治疗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依从性较好。入组85例患者,疗程完成时,无安全性指标异常,除2例患者反映偶有胃部不适外,余患者均无不适反映,表明中医药治疗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安全性较高。结论:本研究提示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气阴两虚型有一定的疗效,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治疗观察时间短,未设计对照组,确切疗效有待于设计严格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