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处于重要的变革时期。课堂模式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深入研究近十年来我国课堂模式的改革并对其进行反思,对提高课堂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传统教育模式,我国实施了新课改。许多地区在进行着自己的课改。笔者对国内诸多有代表性的课改案例做了系统性研究,例如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教学模式;洋思中学模式的“先练后讲,先试后导”尝试教学模式;东庐中学“以人为本,教学合一”教学模式;成都市龙泉中学“导学讲评式(DJP)”教学模式。笔者肯定了他们的改革成果,认为课改更应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例如王守仁的“随人分限所及”,夸美纽斯的“教师最少的教换得学生最多的学”,布鲁纳的“小步子教学法”。为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笔者提出了创建数学快乐课堂。笔者认为快乐学习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情绪,而且还是一种学习状态,并且是学生学习的一种质的提升。而要想达到质的提升,学生的兴趣以及兴趣的持续拓展是关键,那么课堂模式的设计和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改进;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应在原来的基础上打破常规,谋求创新。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设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并且遵循教育规律;应贯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课程与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为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笔者设定了“预设问题,提问,巡视,打分,评比”五个步骤,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快乐学习,目的是实现高效的课堂学习。笔者还认为课堂上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的训练,引发学生独立的脑力劳动,以便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笔者分别对教师与学生做了调查问卷研究,并对快乐课堂模式进行实践调查,结果表明,更加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引人入胜的;创建快乐课堂让学生学习的更快乐更有效是必要的。快乐是得到社会的认可;快乐是学生达到教师的期望值;快乐是学生达到目标的自我满足。创建快乐课堂目的是理顺课堂改革的理念、教师教学的观念和推动机制,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改变教师的教学习惯。达到教师更专业,最终实现学科整合。快乐课堂能够让学生主动的学,把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培养学生养成自己学习的好习惯,目的是让课堂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数学课堂达到“积极,快乐,主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