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特征变异的尺度研究——理论、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comak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受地理、气候、环境等自然系统的影响,水文系统的变化一直存在着。人类诞生以来,有了人类活动的参与,水文系统在自然演变的规律下,又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加剧了水文系统的变异。水资源的时空变化将直接影响未来区域的经济发展,因此研究水文特征的变异性显得尤为重要。水文特征变异的尺度问题是水文特征变异理论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但目前对于变异的尺度问题始终没有系统地提出,因此,本文研究的基本命题是:研究水文特征变异的属性尺度,及水文特征变异随时间尺度、空间尺度变化所呈现的规律。本文研究的核心聚焦于以下五方面问题:核心问题一:水文特征变异的内涵是什么?水文特征变异的尺度问题指的是什么?核心问题二:如何确定变异的属性尺度?核心问题三:随着时间尺度的伸缩,衡量变异的指标将如何变化?核心问题四: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下,变异的特征有何变化?核心问题五:水文特征变异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如何构建?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揭示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水文系统基本要素的时空演变特征为主要目标,采用统计学、小波理论等方法,以珠江水系的北江流域为例,分析了径流演变特征,重点研究了水文序列发生变异的标度指标及变异的时间、空间尺度变化特征等。
其他文献
彩是城市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的一种积聚。色彩在城市中的建设越来越重要,不管是在什么时候,人们走向外界,首先进入眼帘的就是色彩。颜色往往给人们留下了
本文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山西省离柳矿区的生态环境可持续状况进行了评价。运用生态足迹模型、生态承载力模型和灰色预测方法,从评价尺度上精确合理地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进
从新农村建设到美丽乡村建设的提出,国家对农村发展越来越重视。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新型城镇化的提出,农村发展更加注重土地集约利用、城乡服务均等化、环境的保护。众所周知
论文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选取目前应用较广的Landsat-7 ETM+数据和Quick Bird遥感数据作为数据源,通过系列的图像处理,在ERDAS软件支持下得到土地利用类型信息。 结合中国
城镇建设用地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但城镇建设用地的不断扩张却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因而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对象。土地集约利用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