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煤炭开发战略环评研究——以山西省离柳矿区为例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ts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山西省离柳矿区的生态环境可持续状况进行了评价。运用生态足迹模型、生态承载力模型和灰色预测方法,从评价尺度上精确合理地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离柳矿区2008-2011年的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和未来15年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的预测,针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和解决对策,为离柳矿区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提供了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结果表明:离柳矿区的人均生态足迹从2008年的0.3242hm2增加到2011年的0.3846hm2;而人均生态承载力从2008年的0.4049hm2减少到2011年的0.3564hm2,从2010年开始,离柳矿区开始出现人均生态赤字,且逐年增大。灰色预测方法预测结果表明2015年的离柳矿区人均生态赤字将为0.1965hm2/人,到2029年将达到2.1988hm2/人。因此,离柳矿区及吕梁城市转型应尽快进行。
其他文献
为了科学、合理、有效地评价和管理农用地,为农用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根据农用地评价基本原理,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特尔菲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结合地理信息系统
本文首先论述了格网GIS及生态安全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又介绍了草原生态安全及其评价的相关内容,并以甘肃牧区草原生态安全评价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整个研究过程评价指标体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区域不均衡发展以及户籍制度的逐渐放宽,使得人口迁移成为我国“新常态”之一。2016年,国务院印发《国家人口发展战略规划(2016-2030)》中
农业科技园是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主要途径之一。如何通过农业科技园这一载体,实现技术创新有效而快速的扩散,是一项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命题。论文在对农业技术扩散的相关理论
在城市经济迅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及土地、住房制度改革等因素的影响下,上海中心城区的居住空间经历了巨大变革。卢湾区作为上海的中心城区,居住空间伴随城市发展,在各个阶段都
彩是城市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的一种积聚。色彩在城市中的建设越来越重要,不管是在什么时候,人们走向外界,首先进入眼帘的就是色彩。颜色往往给人们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