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疾病中选择性剪接对转录调控介导作用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y72083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录水平的调控发生在基因表达的最初阶段,是基因表达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而真核基因的转录伴随着RNA的剪接调控,因此,异常的剪接调控往往会对基因的转录过程产生干扰。近些年,随着共转录现象的发现,RNA选择性剪接的研究焦点逐渐由剪接事件的识别转向剪接机制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以往的研究主要是从序列层面和核小体定位、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及非编码RNA等表观遗传层面阐述RNA选择性剪接的调控机制,对于选择性剪接在转录过程中介导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随着下一代测序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海量数据的产生为全转录组范围研究选择性剪接调控机制带来了希望。本文总结了该领域目前所遇到的主要难点和瓶颈,基于高通量生物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围绕这些难点,以人类复杂疾病为研究对象,对转录调控过程中选择性剪接的介导调控机制以及选择性剪接的发生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广义线性回归原理构建了选择性剪接介导转录调控模型,利用TCGA肾癌转录组测序数据,定量分析了不同剪接水平下转录因子活性变化,发现了选择性剪接对于转录因子与靶基因调控关系的介导作用。为深入研究选择性剪接在转录调控中的作用奠定了理论基础;该研究弥补了仅通过基因表达水平等单一因素来研究转录调控机制上的这一空缺,从而提高了选择性剪接在靶向治疗上应用的潜在可能。
  (2)基于逻辑回归原理构建选择性剪接介导转录调控模型,利用TCGA脑胶质瘤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选择性剪接在转录过程中对转录因子与靶基因的影响。由于基因调控的复杂性,某些转录因子与靶基因间的调控关系可能呈非线性相关。因此,在研究选择性剪接介导的转录调控过程中,“转录因子-靶基因-辅调节因子选择性剪接产物”所构成的三元调控关系会随着不同的因子变化而不同。为解决此困难,本部分基于逻辑回归分析方法构建数学模型,用以分析以选择性剪接为中心的三元调控关系,最后应用开源数据脑胶质瘤转录组测序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预测结果显示,当转录辅调节因子在选择性剪接水平上发生改变时,会介导影响转录因子与靶基因间的调控关系。说明选择性剪接在转录调控中的介导作用是存在的,并且不依附于转录因子与靶基因间的实际调控关系。
  (3)应用乳腺癌转录组测序数据,对选择性剪接所介导的转录调控过程进行研究。MYC是一种经典的肿瘤发生激活因子,涉及多种人类癌症的发病机制,可以激活或抑制大量的靶点,MYC的异常调控将促进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并通常会与不良预后结果密切相关。本部分以经典转录因子MYC为研究对象,有针对性挖掘乳腺癌中调控MYC转录活性的选择性剪接事件,对其所参与的信号通路与转录调控进行关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中FN1、MEN1的选择性剪接异构体的比例对MYC转录活性产生影响,改变细胞内FN1、MEN1的选择性剪接类型会对其蛋白结构的空间构象或核定位产生影响,最终介导影响乳腺癌细胞中MYC的转录过程。
  (4)应用阿尔兹海默症的转录组测序数据,对比分析了不同表达水平下、不同分子类型的辅调节因子对SRSF1靶RNA选择性剪接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了SNHG7和VASN的差异表达会影响SRSF1对靶RNA的剪接调控结果,对研究复杂疾病中选择性剪接的调控作用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差异表达的介导调节因子SNHG7及VASN会影响SRSF1对靶RNA的剪接调控作用,SRSF1在细胞内的定位以及在蛋白水平上的相互作用也会受到影响,最终干扰SRSF1基因的调控过程。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现代物流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如何基于有限的物流设施、物流设备和运输车辆,综合集成车辆运输过程,使货物资源和运输资源实现优化组合,是物流管理实践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重点研究了物流网络系统中多需求点车辆调度模型及其优化、物流运输时间控制模型及其优化、物流网络系统多种设施规划、反映交通拥挤程度的BPR(U.S.Bureau of Public Roads,BPR)路
学位
近年来,随着应用的需要和技术的发展,多智能体系统的协调控制受到来自不同领域(如物理学、生物学、控制科学等)的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另一方面,切换系统作为一类典型的混杂系统,有着广泛的工程应用背景。切换系统和多智能体系统相结合形成更加复杂的动态系统,这类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但同时也具有更加复杂的结构特性和动态行为。由于每个智能体具有切换动态或(和)表示智能体之间信息交换的
学位
随着工业系统复杂程度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实际系统已不能由简单的单模态系统来描述,多模态系统更能体现实际系统的特性。切换系统作为一种典型的多模态系统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同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大部分是关于确定性切换系统的。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被控系统通常处于一个外部比较复杂的环境,受环境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以及被控系统本身在运行过程中也会发生特性的变化,导致被控系统中存
学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控制系统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也不断增加,通过传统依赖于机理模型或者辨识模型对生产设备进行控制问题的研究变得越来越困难,通过传统的基于机理建模的方法得到系统精确的数学模型也越来越困难,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实际系统时时刻刻产生并存储了大量的在线和离线输入输出数据,这让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取代机理模型,设计相应的数据驱动控制方法。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发展,
高精度自主导航系统与高性能滤波算法,不但是现代飞行器实现精确导航的重要保障,而且是一个国家国防高科技水平发展的重要标志。然而,现有的导航系统在自主性、可靠性和滤波解算精度方面均存在一定缺点,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提高,以适应我国国防建设对现代飞行器精确导航的需求。  光谱红移自主导航作为一种前瞻性的新概念导航方法,不但导航精度高、自主性强、而且实时性好,可为提高航天器导航的自主性、拓展导航手段、实现航天
学位
随着现代磁共振技术的发展,人类能够利用非侵入式的成像方法获取大脑的结构图像。更加振奋人心的是,研究者利用功能磁共振图像能够测量和记录人类大脑的功能活动。这些先进的成像技术成为探索大脑功能网络及其特性的坚实技术基础。其中大脑功能网络表达是大脑功能构架和特性的研究热点。  目前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主要基于传统的任务态或者是静息态设计。然而,任务态范式通常采用人为设计的简单刺激,与日常生活中的大脑活动相
众所周知,人类大脑是世界上当前人类认知范围内最复杂,最精巧的系统,因此脑科学已成为当今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大脑功能与结构的研究,以及如何基于大脑结构来解读大脑功能是目前流行的课题,也是人类科学面临的重大挑战。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以非侵入方式获取人类大脑内部图像成为可能。磁共振成像(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以及弥散张量成像(DTI: Diffusion
近年来,随着船舶控制技术的发展,多水面船编队控制的研究已经成为船舶运动控制的热点问题之一。相对于单艘船舶,多水面船编队作业具有效率高、系统容错性和适应性强等优点。同时,多水面船编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远洋在航补给、海底测绘、护航编队以及海上巡逻、编队扫雷等,因此对多水面船编队控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围绕此热点性问题,将船舶模型参数不确定及环境干扰、船舶速度测量值不可用、执行器输入饱
学位
状态估计理论是自动控制领域、统计信号处理领域、信息融合领域的重要研究分支。以卡尔曼滤波和平滑为代表的状态估计方法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导航与定位、目标跟踪、信号处理、通信、控制、机器人技术、空间探测等工程应用中。卡尔曼滤波/平滑方法在带高斯分布噪声的线性状态空间模型条件下具有最高的状态估计精度,然而在以目标跟踪、协同定位为代表的应用中,系统模型非线性、噪声统计特性不确定性、厚尾非高斯噪声特性以及厚尾偏
学位
[db: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