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条件对衡山春季酸雨过程影响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ljjjjjxx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2006年7月-2009年5月衡山高山气象站酸雨常规观测资料,2009年3-5月衡山酸雨加强观测资料,以及衡山南面郴州站、衡山北面长沙站的常规探空资料,结合地面和高空天气图、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AA)后向轨迹分析等方法,研究衡山降水特征,探讨气象条件对衡山春季酸雨过程的影响。取得下述结论:   1.近三年衡山降水年平均pH值都小于4.50,属于强酸雨,酸雨频率超过88%,衡山酸雨较严重。衡山下半年(7-12月)降水比上半年(1-6月)酸度更强,秋季(9-11月)降水pH值最低,酸雨频率、强酸雨频率最高,是酸雨最严重的季节。此外,衡山6月酸雨频率也较高,pH值也很低。   衡山酸雨频率、强酸雨频率随降水量等级变化,呈现“U”型分布,不同等级的降水量对衡山pH值影响并不显著。降水的平均pH值和降水量相关性不大。降水月平均K值和降水量之间为显著的负相关,降水月平均K值和pH值呈显著的正相关。   衡山降水日pH值分布主要有3.50-5.00、5.10-6.20两个范围。上半年在3.50-5.00、5.10-6.20两个区域均有分布,下半年主要分布在3.50-5.00,在5.10-6.20区域分布明显减少,约只有上半年的1/3。   2.衡山酸雨过程常与偏北风、偏南风相联系。降水日偏北风(NNW、N、NNE、NE)、偏南风(SW、SSW、S)频率较高。近三年衡山春季降水日主导风向为偏北风或偏南风的频率远高于其他风向,降水平均pH值比其他风向低。2009年春季衡山降水日主导风向为偏南风的频率最高,其次是偏北风、偏东风,未出现偏西风。偏北风降水pH值最低,偏东风降水pH值较高。   3.衡山春季降水日不同主导风向(偏北风、偏南风、偏东风、偏西风、静风)的5个酸雨典型个例和1个沙尘暴过程个例的酸雨观测数据、衡山南面郴州站、衡山北面长沙站的常规探空资料,地面和高空天气图、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AA)后向轨迹分析等的剖析表明,区域输送对衡山春季酸雨形成有重要影响,是衡山春季酸雨的主要原因。研究衡山春季酸雨过程需重点考虑偏北风、偏南风气象条件下污染物输送的影响。此外,沙尘暴天气中输送过来的碱性颗粒物可使衡山酸雨情况得到短暂缓解。
其他文献
本文以Community Sea Ice Model(CSIM5)海冰模式和Sea IceSimulator(SIS)海冰模式分析两种盐度参数化方案在两个海冰模式中数值模拟中的差别。同时从方程出发分析SIS海冰模式
【摘要】近些年来,国内各地的新闻广播频率当之无愧地成为广播业改革创新的排头兵。面对新媒体与交通广播的内外夹击,新闻广播以改革、创新坚守新闻舆论主阵地,以品牌制胜、平台做强,以贴近民生介入受众生活甚至直接为受众服务,成为受众更需要、更受益、更欢迎的主流媒体。并且,移动互联和大数据浪潮必将促进新闻广播出现颠覆式的创新。  【关键词】新闻广播 平台战略 品牌化 本地化 收听市场  【中图分类号】G222
本文利用2015年冬季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内进行的雾的外场综合试验资料,主要研究12月21日发生在雨后的两次强浓雾过程,在分析典型雾过程的天气背景和边界层结构的基础上,重点研究
海洋风浪历来是非常重要的海洋动力参数,它是海洋与大气交界面的表象,也是海洋与大气互动的形式之一。风浪统计特征和风浪的活动规律在海气交换、海气相互作用、大气环流等一系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媒体对上市公司的调查报道越来越多。但由于上市公司涉及证券、财会、法律等诸多专业领域,其采写的难度和风险要高于一般社会类调查报道。本文认
对话式教学由来以久,是一种即传统又迎合当前教育形势的思维。本文根据大量实践以及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作者认为“对话式”教学是一种比较好的应对之策,本文还对高中音
民主集中制的基本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最早提出来的,他们在指导国际无产阶级的建党活动时已开始运用这一思想,并作了理论阐述。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国际工人协会的共同章程和组织条例》中,民主集中制的思想已有了一定的体现。在领导无产阶级政党的活动中,马...
作为热带大洋的重要组成部分,热带印度洋在全球气候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动力和热力过程的影响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在海洋的热力学参数中,海水的盐度对
本文利用NCEP/NCAR日平均再分析资料和国家气象局160站降水资料,选取典型个例并通过合成分析,利用动力热力学诊断的方法,详细分析了梅雨期热带对流层上空东风带扰动影响西太副高
本文利用1951-2005年NCEP/NCAR再分析的一日四次高度场、风场资料,统计出每年西南低涡移出源地后发展的次数以及55年来西南低涡生成和发展的年际变化。统计结果表明55年问,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