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1844年世界上第一个合作社--罗奇代尔公平先锋社问世以来,这一形式在国外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许多国家的农民都享受到了合作经济组织的好处。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雏形。相比之下,牧区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起步较晚,尽管它在推动畜牧业产业化发展,解决买难卖难问题,带领农牧民脱贫致富方面功能初现,但是也存在规模小、运作不规范、照搬农区模式等一系列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因此,如何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从哪儿方面进行探索是目前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本文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理论入手,结合牧区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阐释了我国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理论发展、产生条件以及功能作用。主体部分论述了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存在规模小、资金不足、牧民缺乏认识、政府包办等主要问题,并且以一个运作成功的协会为例,剖析合作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包括利益一致性、好的领导人、政府恰当的角色定位三个方面。最后论文借鉴历史、国外、区外合作组织发展的成功经验,并结合牧区实际状况,得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从社区文化构建、加强合作社教育、做好政府职能定位等重点发展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