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目前的研究生学术诚信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认识到研究生学术诚信缺失问题的存在,并列举研究生学术诚信缺失的现状,如伪造实验数据、抄袭他人学术成果、杜撰参考文献、考试作弊、论文署名交换、充当枪手等。本文在详细描述调查结果与公共信息的基础上,确认研究生学术诚信缺失的存在。这一现象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阻碍其学术道路的发展;影响了大学社会功能的发挥,使大学的社会信任度逐渐降低,并加剧了社会风气的败坏。现实的存在必然有其内部的根源。本文基于对研究生有限理性假设的基础上,站在博弈理论中“囚徒困境”以及重复博弈等部分视角构建模型,进行分析。本文认为研究生学术诚信缺失问题的存在是转型时期社会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当研究生面临“囚徒困境”时,影响其在学术方面选择“不诚信”的原因归结为三类:其一、社会宏观环境下,与研究生学术行为有直接接触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如社会诚信文化、学术期刊、就业机会等,表现为研究生与学术期刊之间的利益交换博弈,在就业中的资源抢占博弈,与诚信文化的相互影响博弈;其二、高校中观环境下,研究生与高校学术评价制度以及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心理博弈,表现为研究生与刚性学术评价指标的讨价还价博弈,与教育者的学术诚信的模仿博弈;其三、研究生群体氛围下的学术成果的盲目攀比与学术诚信风气的不端也是造成研究生学术诚信缺失策略形成的又一原因。鉴于此,本文提出从三个方面进行制度建设,解决此问题。社会大环境下,要净化社会风气,营造普遍诚信的学术诚信道德,规范目前学术期刊的不正当市场行为;高校中环境下,应该改进现有的研究生管理制度,试行研究生生活导师制、加强研究生的诚信教育,使其牢固树立诚信观念、建立有效的学术评价机制、并且加大学术共同体对研究生导师的内外监督;研究生群体内部,应该培育研究生内部的学术共同体,加强学术诚信自律。本文通过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希望为现实存在的研究生诚信缺失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