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磁流变液的机器人腿设计及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love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追求移动机器人对自身及环境的适应性能,国内外学者对机器人腿部力学特性的研究给予了很多关注,设计了多种可以调节移动机器人运动过程中腿部力学特性的机器人腿,主要成果即变刚度机器人腿及变刚度关节的设计,在提高移动机器人环境适应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目前大多数的变刚度移动机器人腿及关节的研究,多采用纯机械设计,反应速度慢,机械结构复杂,刚度调节也不方便,对变刚度腿的行走性能造成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其无法实现机器人腿在高速运动过程中力学特性的调节,造成了当前变刚度腿的发展进步较为缓慢,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智能材料磁流变液的高适应性机器人腿,其结构简单,响应迅速,调节控制方法不受行走速度,行走状态等因素影响,且可达到变刚度的效果。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对高适应性机器人的调研分析,将智能材料磁流变液引入高适应性机器人腿的设计中,克服传统高适应性机器人设计中的不足,并且对旋转型磁流变液阻尼器进行了仿真分析。(2)基于对旋转型磁流变液阻尼器力学特性的分析和机器人腿的受力分析建立了机器人腿的动力学模型,并由模型充分证明机器人腿的输入电流对其与地面的接触力的影响,也反映了机器人腿设计的有效性。(3)基于对机器人腿工作特性的分析,分别设计了力-位移测试实验平台来测试输入电流对其与地面接触力的影响和能够模拟真实移动机器人的移动行走实验平台来测试机器人腿输入电流对行走速度及消耗功率的影响,最后结合机器人腿的工作特性和实验平台设计分别对力-位移测试和移动行走测试进行了实验规划。(4)基于上文实验规划,对机器人腿的力-位移特性和移动行走性能进行大量实验。对力-位移测试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并根据实验结果对机器人腿的动力学模型进行参数拟合,得到了较好的效果,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进一步验证了机器人腿的输入电流对其力学特性的调节作用;对机器人腿的行走测试实验给定评价参数,对各个输入电流的控制策略进行评价,总结其优劣性,为后续基于磁流变液的高适应性机器人研究发展提供基础。
其他文献
该论文总结了作者在对数控加工仿真算法、几何模型表达、动态实时仿真等技术的研究中,以及在开发PC-based VCNC(Visual 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和Web-based VCNC开发过
电气化铁路因其速度快、运输能力强、运营成本低和环境污染小等优点,成为当今铁路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接触网作为电气化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机车通过受电弓从接触导线获得
在该课题中,作者用磁控共溅射法制备了NiFeCo/Ag颗粒膜.用卢瑟福背散射谱(RBS)方法测量样品的微结构和组元分布.用原子力显微镜(AFM)与磁力显微镜(MFM)观测样品的表面形貌及
该文对风扇叶片鸟撞击问题进行了瞬态响应分析和损伤评定研究,探讨了采用有限元法求解接触冲击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大量算例,对不同条件下的平板叶片鸟撞击瞬态响应进
该文以轻型飞机的概念设计过程为应用背景,研究了虚拟设计的一些重要技术,包括.1.轻型飞机设计模型的数字化定义;2.轻型飞机设计模型的三维显示;3.轻型飞机设计分析一体化的
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STM)问世以来,扫描探针显微镜(SPM)一直都是纳米尺度样品物理特性表征的重要手段之一。依据应用不同,SPM衍生出许多变体,诸如检测电学特性的静电力显微镜
计算机数控加工仿真验证算法是数控加工仿真技术研究中的热点之一.该文系统地研究了该技术领域中数控加工仿真验证的算法,主要包括:1.阐述了ACIS几何平台的开发接口、结构以
目的 了解浙江省宁波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分类管理策略实施前后传播风险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2017年11月底,对现住址在宁波市的在访HIV/AIDS进行为期1年
本文以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及优化对策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分析,随后分析讨论当前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相应问题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措
表面粗糙度是评定工件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工件的摩擦系数、抗疲劳能力等性能以及外观,因此,作为测量表面粗糙度的重要仪器,轮廓仪在机床、汽车、仪器仪表等行业中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