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应用逆向工程软件研究数控铣削加工(CNC)的纯钛支架精密度,并与失蜡铸造法所制作的纯钛支架作适合性对比,为数控铣削可摘局部义齿纯钛支架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及实践指导。方法:1.采用逆向工程软件Gom inspect将10例数控铣削纯钛支架的CAD设计件与铣削加工后的支架扫描件进行对齐,得到3D偏差色彩图,并在偏差图上随机选取不同部位进行偏差标注,分析CNC铣削纯钛RPD支架的加工精密度。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逆向工程软件研究数控铣削加工(CNC)的纯钛支架精密度,并与失蜡铸造法所制作的纯钛支架作适合性对比,为数控铣削可摘局部义齿纯钛支架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及实践指导。方法:1.采用逆向工程软件Gom inspect将10例数控铣削纯钛支架的CAD设计件与铣削加工后的支架扫描件进行对齐,得到3D偏差色彩图,并在偏差图上随机选取不同部位进行偏差标注,分析CNC铣削纯钛RPD支架的加工精密度。2.选取数控铣削可摘局部义齿纯钛支架和传统铸造法纯钛支架各10例,采用“硅胶薄膜”法,利用3Shape D700光学扫描仪分别获取石膏模型和带有硅橡胶薄膜的数字化模型,输入Gom inspect软件,将两组模型对齐,得到3D偏差色彩图,随机进行偏差标注后行统计学分析,对比数控铣削纯钛支架与失蜡铸造法纯钛支架的适合性。结果:1.卡环平均加工精度为-0.087±0.056mm,支托的平均加工精度为-0.091±0.131mm,基托加工精密度平均加工精度为0.016±0.019mm,10组支架平均加工精密度为-0.054±0.095mm。方差结果显示各部位之间精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3D偏差分析可得,失蜡铸造法RPD支架与模型之间的间隙介于0.27—0.31mm之间,而数控铣削支架与模型之间的间隙介于0.11—0.26mm之间,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可得失蜡铸造法所获得平均偏差(0.295±0.03mm)与数控铣削法所获得的平均偏差(0.195±0.049)有差异(P<0.05)。结论:相比较传统失蜡铸造法加工的纯钛支架,CNC铣削技术制作的可摘局部义齿纯钛支架加工精度较高,适合性良好,是制作RPD纯钛支架的理想方法,在RPD纯钛支架的制作方面的应用有望进一步提升。
其他文献
钢丝绳是经多次捻制而成的螺旋状挠性构件,其韧性好、性能稳定,是立井提升中的关键部件。随着矿井深度的增加,钢丝绳更易发生疲劳失效而导致安全事故。这些失效大多是在拉伸、扭转、弯曲载荷的累计作用下产生的,然而结构复杂使钢丝绳理论求解计算十分繁琐,难以进行。故采用有限元法开展钢丝绳应力变形分析及疲劳寿命研究,对钢丝绳结构改进与寿命评估具有一定指导意义。针对立井提升6×36WS+IWRC型钢丝绳为主要研究对
在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双重推动下,物流业正在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迅速转型,这成为了当前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在企业信息化建设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以及集团型公司改善自身财务管控的需求,使得利用信息化手段实行财务集中管理,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成为现代集团企业的必然选择。因此,本文主要采用案例分析和数据分析以及理论研究的研究方法,对S互联网集团型物流企业财务共享应用情况进行案例分析。首先,本文采用
当今社会,“贫困”仍是一大难题。根据目前贫困群体凸显的特点,因病致贫是最为突出的因素之一,同时也是目前打赢脱贫攻坚战所必须补齐的一块民生“短板”。而其中最为特殊的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具有复杂曲面外形的产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产品的功能特性极大的依赖于曲面的制造精度,因此为了保证产品的功能特性,就需要对曲面进行高精度测量,综合评定曲面的制造精度。现如今,国内对于曲面的测量主要还是通过人工或者三坐标测量机进行接触式测量,测量效率较低,同时由于曲面形状的任意性也使得测量存在一定的限制。为此,本文以线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为基础,设计并实现了一套非接触式曲面测
如今,随着办公场景的多样化以及办公流程与互联网结合得愈加紧密,人们对线上业务流程流转的效率要求逐步提升,办公自动化系统得以快速发展,普及到的行业和用户逐年攀升。但同时,对于传统的行业以及政府部门,有部分仍受限于繁杂的对接流程,无法高效完成对业务流程的处理,存在着两个待解决的问题:第一,综合监管平台处理的业务,大部分是需要经过层层审批,以及通过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来进行处理的,复杂的对接流程导致工作处
干扰效果评估是对雷达受到的干扰程度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能够有效评估干扰系统作战能力。作为干扰作战对象,新体制的多功能雷达具有自适应波形捷变能力,不仅给干扰增加了难度,同时对干扰效果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虑到传统雷达的干扰效果评估指标与方法难以契合多功能雷达的特性,因此针对多功能雷达信号特点的干扰效果评估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对多功能雷达的干扰效果评估多立足于自卫干扰场景,而本文则从遮盖
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由于覆岩破坏引发的顶板事故给煤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掌握覆岩破坏的发育规律,对于厚松散层下薄基岩工作面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淮南矿业集团张集煤矿A组煤覆岩破坏,通过地质分析、岩石力学性质测试、数值模拟和电法监测,获得了研究工作面的覆岩破坏发育特征,主要结论如下:工作面为厚松散层下采煤,顶板基岩段约45m,主要岩性为中细砂岩、中粗砂岩和砂质泥岩。中细砂岩层面具有泥质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无线通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爆炸性发展。如今智能设备的普及仍继续推动着无线通信的快速发展。然而,数据流量与日俱增,稀缺的频谱资源与快速增长的系统容量之间存在着剧烈的矛盾。为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人们需要对不同环境下的无线通信系统进行不断地设计、规划和优化,这使得对精确预测无线电波传播特性模型的研究成为必要。作为确定性模型的射线追踪算法被广泛用于微小区环境下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预测,它能够
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体积小易部署成本低的优势,已在物联网领域中广泛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无线通信以及节点资源的受限性等,使其在隐私安全上面临许多威胁。无线传感器网络隐私安全分为数据隐私安全和上下文隐私安全,其中,上下文隐私安全中位置隐私安全是研究的重点。位置隐私安全分为基站位置隐私安全和源节点位置隐私安全。在目标跟踪和监测型无线网络中,事件源位置是敏感信息,一旦暴露会对监测对象造成安全威胁。源位置隐
随着精密加工、半导体器件制造业以及集成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精密控制系统,其性能指标越来越高。快速反射镜系统作为精密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性能指标要求也愈发提高了。本文以快速反射镜(FSM)为研究载体,对系统进行建模、分析、控制器设计以及性能提升。具体研究思路为:首先在全运行范围内对被控对象建模;其次设计满足系统期望性能指标的控制器;然后进行控制系统性能分析,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