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参数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情况探讨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un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及血小板比积(plateletcrit,PCT),现已被证实与多种恶性肿瘤生长、转移及预后不良相关,通过比较子宫内膜癌不同病理特征中血小板参数水平,探讨血小板参数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及预测价值,比较阳性预测值与肿标CA125、HE4相关性差异。
  方法与结果:
  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9月1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收治的因异常阴道流血流液首次接受手术治疗,经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189例,收集并整取临床病例资料,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1.一般资料
  1.1纳入资料中患者年龄范围为33-86岁,平均年龄57.5±10岁,以50-59岁者多见,未绝经者48例(25.4%),绝经者141例(74.6%)。
  1.2纳入资料:I期158例、II期7例、III期19例、IV期5例;子宫内膜样腺癌(EEC)153例、非子宫内膜样腺癌(NEEC)36例;高分化66例、中分化85例、低分化27例;肌层浸润深度<?141例、≥?48例;宫颈浸润者18例;淋巴结转移者19例;脉管浸润者28例;腹水阳性者6例。
  1.3获取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血清血小板参数,PLT正常值范围125-350×10^9/L、PDW正常值范围10-20%、MPV正常值范围7.4-11.5fl、PCT正常值范围0.1-2.0%。
  1.4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血清CA125(正常值范围0-35U/ml)检测值波动在4.15-1386U/ml之间,平均为53.86±139.46U/ml,其中检测阳性者45例(阳性率24.1%);血清HE4(正常值范围0-60.5pmol/ml)检测值波动在16-3593pmol/ml之间,平均为140.50±304.00pmol/ml,其中检测阳性者128例(阳性率74%)。
  2.血小板参数与手术病理分期的关系分析
  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病理分期分为I期158例(83.6%)、II期7例(3.7%)、III期19例(10.1%)、IV期5例(2.6%),采用ANOVA检验及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表明,随着子宫内膜癌FIGO分期期别增加,血清PLT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0.05),而四组间PDW、MPV及PCT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PLT越高,子宫内膜癌晚期可能性越大。
  3.血小板参数与病理类型的关系分析
  子宫内膜癌患者病理类型分为EEC组153例(81.0%)、NEEC组36例(19.0%),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表明,EEC组血清PLT、PCT较NEEC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0.037,均<0.05),两组间PDW及MPV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PLT、PCT越高,子宫内膜癌患者可能存在较差的病理类型。
  4.血小板参数与肌层浸润深度的关系分析
  子宫内膜癌患者肌层浸润深度<?141例(74.6%)、≥?48例(25.4%),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表明,肌层浸润深度≥?组血清PLT、PCT较<?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0.014,均<0.05),两组间PDW及MPV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PLT、PCT越高,肌层浸润深度越深。
  5.血小板参数与宫颈浸润的关系分析
  子宫内膜癌患者存在宫颈浸润者18例(9.5%),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表明,存在宫颈浸润组血清PCT较无宫颈浸润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0.05),而两组间PDW、MPV及PCT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PCT越高,存在宫颈浸润可能性越大。
  6.血小板参数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分析
  子宫内膜癌患者存在淋巴结转移者19例(10.0%),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表明,存在盆腔淋巴结转移组血清PLT、PCT较无淋巴结转移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18,均<0.05),两组间PDW及MPV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PLT、PCT越高,存在淋巴结转移可能性越大。
  7.血小板参数与其他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
  在组织学分化程度、脉管受累及腹水阳性方面,各组间的血小板参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8.阳性预测值与CA125、HE4预测子宫内膜癌术后病理特征的ROC曲线
  1.1肿瘤类型:PLT、PCT、HE4及CA125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656>0.642>0.589>0.548,提示血小板参数在预测子宫内膜癌病理类型方面具有优势;
  1.2肌层浸润深度:HE4、PCT、PLT及CA125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688>0.619>0.614>0.562,提示在评估肌层浸润深度时,HE4价值最高,血小板参数次之,CA125最低;
  1.3淋巴结转移:CA125、HE4、PLT及PCT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784>0.732>0.695>0.687,提示血小板参数的预测价值低于肿瘤标志物;
  1.4宫颈浸润:HE4、CA125及PCT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58>0.742>0.696,提示血小板参数的预测价值低于肿瘤标志物;
  1.5FIGO分期:CA125、HE4及PLT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05>0.749>0.689,提示血小板参数的预测价值低于肿瘤标志物。
  结论:
  1.血小板计数升高及功能活化与子宫内膜癌恶性程度有关,PLT、PCT水平升高,提示子宫内膜癌较差的病理类型、深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率高。
  2.PLT水平越高提示子宫内膜癌FIGO分期期别越晚,PCT水平越高提示宫颈浸润可能性越大,有利于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及预后判断。
  3.PLT、PCT在子宫内膜癌病理类型方面的预测价值高于CA125、HE4,而在肌层浸润深度方面,HE4价值最高,PLT、PCT次之,CA125最低。
  4.在淋巴结转移、宫颈浸润及FIGO分期方面,CA125、HE4的预测价值高于血小板参数。
其他文献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包括相互承启、交互作用的四个机制:兴奋性毒性作用、梗死周围去极化、炎症、细胞凋亡.脑梗乾塞边缘带是无灌中心区和正常组织间的移行区,它不是静止的,随时间和治疗其大小发生改变.梗塞边缘带是级联反应起作用的地方.上述研究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作用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多细胞来源的细胞因子TGF-β广泛参与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许多研究表明TGF-β对
学位
期刊
期刊
期刊
学位
会议
目的:探讨超声在绝经后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2012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期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进行诊刮术或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活组织检查的绝经后患者379例,纳入患者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超声报告和病理结果。比较分析萎缩性子宫内膜、良性内膜病变、以及癌前病变、子宫内膜癌与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和形态变化间的关系,找出可作为筛查子宫内膜癌的最佳内膜厚度阈
学位
目的:子宫颈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cervix,SCCC)在子宫颈癌中所占比率小于3%,是一种罕见类型的宫颈癌。其侵袭性高,早期即可通过淋巴和血行导致远处转移,患者通常在诊断后几年内死亡。基于其罕见性,关于子宫颈小细胞癌的大多数研究局限于小样本的病例报告,并且很难进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来探究最佳治疗模式以及预后因素。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收集多种来源的宫颈小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