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义和团运动前后英国在华外交政策的转变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A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历史上被视为是一个奉行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的典型国家,这种建立在充分自信基础上的“孤立”,保证了英国集中力量开拓海外殖民地,建立起辽阔的帝国。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后,英国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和海关控制权在华建立了优势地位,左右着中国的政局,影响着中国的国际关系。 十九世纪末,英国步入了相对衰落的历史发展时期,在华的优势地位受到了西方其他国家的挑战。1900—1901年的远东危机进一步恶化了英国的处境,有关中国问题的解决,主要依据俄、法、德三国的利益。在俄国加紧向中国北方扩张和俄、法、德三国联手的情况下,英国为保全在华利益,惟一途径就是寻求盟国。远东危机最终推动了英国与日本结盟,标志着“光辉孤立”结束。 英国在华外交政策的转变,表面上是为了维护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远东全局的和平以及各国在华商工业机会均等,实质上是为了维护英国在华的特殊地位和优越权益,对抗俄国在东北亚势力的迅速膨胀和经济权益的独占。孤立与结盟、“保全”与瓜分,只是手段与方式之差异,却并不改变侵略中国的实质。英国对华政策是现实的,并且也是灵活的,其最终目的是更好地实现对中国的掠夺和控制。 本文主要着眼于义和团运动前后这一历史时期列强在华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分析英国外交政策由其传统的孤立主义逐步走向结盟政治这一外交政策的转变。
其他文献
北洋政府后期(1919—1927),校内矛盾引发的学生罢课事件频繁发生,引起了当时社会与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本论文以如何认识、评价这类学生罢课为指向,梳理了这一时期的学生罢课
<正>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犬和肉食目中许多动物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早期表现双相热、急性鼻卡他以及随后的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严重的胃肠炎和神经症状
随着我国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由体制文化、精神文化、价值文化、物质文化、管理文化和认为环境构成的企业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十
描述了一种通过测量并分析网络数据,研究网络系统执行效率的方法.对提供应用和服务的网络应用程序的特征进行分析,并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提取在客户端结点测量特征的事件序列
抗战时期贵州的县政建设有三个有利条件:军阀统治的结束,抗战的需要;外省院校、人才的内迁;国民政府的重视。吴鼎昌的县政建设思想也对贵州县政建设有巨大影响,其县政建设思想主要
基于确保软件产品成本构成的客观性思想,首先探讨了软件产品的基本特征、开发研制生产过程,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现行软件开发成本的费用化属性进行会计原则符合性分析并提出质疑
近代中国出洋劳工政策研究是当今学界关注较多的一个问题,这一政策包括规范国内劳工输出和保护海外华工权益两个方面的内容,主要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在这两方面政策的创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