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湖南省郴州柿竹园铅锌矿区及其周围已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浸泡实验,研究萃取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萃取前后尾砂覆盖土、尾矿废水灌溉土和尾矿砂中重金属Pb、Cd、Cu、Zn等的形态分布,比较了Tessier连续萃取法和Leleyter连续萃取法在土壤重金属Pb、Zn、Cu、Cd的形态分析上的异同。主要结果如下: 尾矿砂覆盖土中重金属Pb、Cd、Cu、Zn的总量分别为1267.36 mg·kg-1,9.97 mg·kg-1,165.93 mg·kg-1,1332.08 mg·kg-1;尾矿废水灌溉土中重金属Pb、Cd、Cu、Zn的总量分别为1122.75mg·kg-1、11.90 mg·kg-1、93.80 mg·kg-1、950.50 mg·kg-1,尾矿砂中重金属Pb、Cd、Cu、Zn的总量分别为6153.50 mg·kg-1、35.35 mg·kg-1、267.25 mg·kg-1、6603.58mg·kg-1。表明3种不同类型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 Leleyter连续萃取法分析重金属Pb、Cd、Cu、Zn的各形态之和较Tessier连续萃取法的大,Leleyter连续萃取法的分析结果更能接近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实际含量。 不同污染类型的土壤中重金属Pb、Cd、Cu、Zn的形态分布有较大的差异,但主要形态是残渣态,交换态和水溶态重金属含量较少。尾矿砂覆盖土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是,残渣态Pb为42.99-60.68%、Cd为32.33-50.43%、Cu为32.80-37.27%、Zn为54.24-54.89%,其次是有机物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尾矿废水灌溉土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是,残渣态Pb为51.68-58.16%、Cd为40.42-59.18%、Cu为40.25-53.37%、Zn为27.64-46.92%,其次是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然后是有机物结合态;尾矿砂中重金属形态分布是:残渣态Pb为12.26-38.42%、Cd为32.58-39.56%、Cu为53.18-60.91%、Zn为48.99-59.11%,其次是有机物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碳酸盐结合态。 EDTA溶液能有效地萃取土壤中重金属,但不同的重金属的萃取能力不一样。在48 h内,在尾砂覆盖土、尾矿废水灌溉土和尾矿砂中被EDTA萃取出的量是:Pb分别为483.98mg·kg-1、583.75 mg·kg-1、1524.50 mg·kg-1,Cd分别为2.27 mg·kg-1、7.08 mg·kg-1、8.45 mg·kg-1,Cu分别为26.66 mg·kg-1、93.80 mg·kg-1、29.69 mg·kg-1,Zn分别为75.83mg·kg-1、99.23 mg·kg-1、114.85 mg·kg-1,萃取率Pb分别为38.19%、51.99%、24.77%,Cd分别为22.77%、59.50%、23.90%,Cu分别为16.07%、26.61%、11.11%,Zn分别为5.69%、10.44%、1.63%。在相同浓度条件下,EDTA对Zn的萃取效果相对Cu弱,相对Pb和Cd更弱。 经EDTA萃取后,3种供试土壤中重金属Pb、Cd、Cu、Zn的交换态和水溶态含量有所增加,重金属残渣态含量有所减少,其它形态的变化较为复杂。 两种重金属形态分析方法在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态的分析上,结果比较一致;但在生物潜在利用态的分析上,Leleyter连续萃取法萃取出重金属的量比Tessier连续萃取法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