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凝视的背后——论自拍照背后的视觉景观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lulu0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视觉媒介中的自拍现象为研究对象,以心理学、社会学、社会经济学、艺术学、摄影本体论等多种研究方法为基础,将浅层面的社会现实转化为深层次的学术研究。文章第一章论述了自拍现象的出现以及其原因,分析其与自画像之间的关系,从摄影术的角度论述自拍照的演化。从第三节开始,笔者阐释了自拍照成像机制中带来的颠覆摄影原有观看机制所带来的新机制,最后论证新的自我观看体系。接下来文章进一步从本体心理学角度出发,探究自拍心理。笔者从阿德勒、荣格、科胡特、弗洛伊德等心理学家的观点出发,找寻自拍图像主体背后人性心理的关键。这些心理上的动因在某种层面上将成为景观世界把持人与图像间关系的基点。第三章是文章论述的中心,在此笔者用心理学中“膜拜”的概念将文章的论述引向社会政治经济学,特别阐释了自拍照在政治经济体制下的景观世界中如何进行图像的生产、消费、交换、分配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与图像间膜拜的关系使得人与社会间的链接变成了一种束缚的管制或者说是某种奴役。最后面对严峻的视觉文化现实,当代艺术的责任何在,文章研究了几个自拍艺术家案例向我们揭示当代艺术自我救赎与抗争的使命。本文向我们阐述自拍照与自拍行为并不是“简单与随性”的视觉生产,而是复杂机制下的视觉表征。从社会个体自身原因到社会属性所带来的文化必然,都为自拍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提供着各种可能性。在这里,文章所得出的不是任何一种论断,而是展示某种方向与可能性,希望沿着这种思路做更多的后期延伸的研究工作。
其他文献
文姬归汉这一历史故事经过漫长的时间的沉淀,逐渐成熟,并通过文学、艺术和戏剧等多种不同的方式将这一故事呈现在世人的眼前。在文学史上,描写文姬归汉这一历史故事的诗词主要有
期刊
民族声乐是一种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歌唱艺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许多我国传统的民歌、戏曲、说唱等艺术形式。如今,随着民族声乐更加多样性地发展,出现了一些带有京剧元素的
期刊
期刊
本文以元代赵孟頫书写的碑刻为主要的整理和研究对象,尝试对其碑刻书法的特点、风格渊源和演变以及碑刻的撰文、篆额与镌刻等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赵孟頫一生书碑数量可观,多
“同人”一词原指志同道合的人,同人漫画被认为是基于主流原著的再创造。随着动漫时代的来临,同人漫画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受到了大批动漫爱好者的热烈追捧,几乎占据
期刊
学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