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轮廓的角点检测算法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ttklwoyao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角点作为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技术领域中最为常用的局部特征之一,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视觉任务之中,如视觉追踪、目标识别、图像匹配、三维场景重建以及图像注册等。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角点检测算法大致可以被分为两大类,即基于图像灰度信息的角点检测算法以及基于图像边缘轮廓信息的角点检测算法。相对于基于图像灰度信息的角点检测算法,基于图像边缘轮廓信息的角点检测算法因其具有较高定位精度以及较低的错检率而受到广泛的关注。近十多年间,研究者们提出了大量的基于图像轮廓信息的角点检测算法。其中,以CSS(曲率尺度空间)角点检测算法最为著名。并且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很多经典的基于轮廓的角点检测算法。但这类算法通常采用轮廓曲率计算角点响应函数,导致角点响应函数对噪声和局部琐碎细节比较敏感。因此,一些研究者相继采用其他的测度方式来计算图像轮廓上点的角点响应函数值,如CPDA、CTAR、DoG角点检测算法等。虽然这些算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基于曲率尺度空间的角点检测算法的不足,但也存在一些其他方面的缺陷,如计算效率、算法性能等。鉴于此,本文首先系统地探讨了基于图像边缘轮廓信息的角点检测算法,分析各种算法的优缺点。并针对现有算法存在的不足,主要做出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学术贡献:(1)改进CPDA角点检测算法并由此提出ACRA角点检测算法,使其算法的性能和计算效率相比CPDA算法而言有极大的提升。(2)通过分析图像轮廓高阶差分图的基本规律,提出两种利用轮廓二阶差分进行角点检测的算法SODC-E和SODC-M。其中SODC-M角点检测算法采用曼哈顿距离来计算角点响应函数,在性能与其他经典的基于轮廓的角点检测算法如CSS、MSCP、CPDA、CTAR等相当的情况下,其计算效率有极大地提升。与算法CPDA和CTAR一样,算法SODC-E采用欧式距离来计算角点响应函数,在计算效率与当下最优的算法CTAR以及CCR相当的情况下,其检测性能有极大地提升。
其他文献
在现代电子战中,线性调频(LFM)信号因具有大带宽与大时宽,在雷达目标探测中呈现出在距离与速度上的高分辨率性能。因此,能够有效、高精度的实现线性调频信号的参数估计对实现
高效视频编码HEVC/H.265是到目前为止的新一代视频码标准,它的提出是为了应对当今高清视频的普及给传统视频编码标准带来的挑战与压力。HEVC标准的终极目标是在保证和H.264/A
现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都在飞速的发展着,同时大大加速了互联网的扩张,一方面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另一方面伴随互联网的发展和大范围的应用也出现了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如何从海量信息资源中准确快速地检索到有利用价值的信息,成为了信息检索领域的研究重点。虽然传统的全文检索技术可以快速地完成对海量信息的检索,但是由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高速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以数字视频为主要代表的多媒体内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原始数字视频数据非常
高效视频编码是ITU/ISO/IEC的最新一代国际视频编码标准。在HEVC标准制定完成后,围绕它的应用和优化的研究成了一个重要的议题,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1.分析了已有的HEVC的GOP
LTE-A系统下行采用OFDMA技术,可以确保小区内的用户的数据信息均在相互正交的子载波上进行传输,小区内用户间的多址干扰得到了很好的抑制,但小区间用户的同频干扰并没有得到改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能够获取和利用的图像信息越来越丰富。如何从大量的图像信息中获取自己需要的部分,是当前研究较为活跃的领域之一。物体的形状特征在人的视觉系统中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系统的蓬勃发展,频谱资源日益紧张,因此,对于高性能小型化滤波器的研究在现代通信系统中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滤波器小型化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采用双模
疲劳驾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检测驾驶员是否疲劳来预防交通事故并有效保障行车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眼睛和嘴唇两个面部的特征进行疲劳驾驶检测,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