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T协定》“合法目标”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x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法目标”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以下简称《TBT协定》)中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也是WTO争端解决机构(Dispute Settlement Body)裁决相关争议的重要依据。WTO争端解决机构从最初对“合法目标”的回避到《TBT协定》第一案,再到技术贸易争端频发的今天,“合法目标”审查在争端解决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TBT协定》对“合法目标”的规定和用词表述,表明“合法目标”的疆界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专家组和上诉机构认可了“合法目标”的开放性,并在具体案例中证实了某些未指明“合法目标”,却没有论证出“合法目标”的界定标准。在未来的案件中,“合法目标”仍将是案件的争议焦点部分,本文通过对“合法目标”法律适用关系与规制对象研究,采用文本分析、实证分析以及比价分析的方法,揭示了“合法目标”诸多相关因素和分析路径,并为我国提出了应对策略。第一部分研究“合法目标”法律适用关系与规制对象,从WTO法律体系内部逻辑出发,厘清各协定与《TBT协定》的关系,理顺“合法目标”的法律依据。合法目标”规制对象,是对“合法目标”进一步分析的基础。基于强制性标准与技术法规并无实质区别,“合法目标”规制对象包括技术法规和强制性技术标准。第二部分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深度剖析各指明“合法目标”的深层含义,确定各指明“合法目标”范围。其次,从《TBT协定》的序言和条款规定引证出未指明“合法目标”,未指明“合法目标”,包括指明保证进口产品质量目标和技术协调目标,并结合“合法目标”法律适用关系以及非WTO法的事实依据作用分析,拓宽了“合法目标”的范围。第三部分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结合美国丁香香烟案、第二次美国金枪鱼案、美国原产国标签案的专家组报告和上诉机构报告以及欧盟海豹制品案专家组报告进行研究。分析争端解决机构在实例中考虑的核心因素,为准确把握“合法目标”判断路径提供参考依据。第四部分重点分析我国国内措施现状及应对策略。
其他文献
朝鲜王朝(1392-1910)素称礼仪之邦,朝鲜时代的礼书卷帙浩繁、礼家前赴后继,与中国礼学范式不同之处在于,朝鲜王朝的整个国家机构与政治体制都建立在礼学的基础之上,不仅朝鲜
多层次金融市场的深入发展和金融产品服务的普及化使得金融衍生品走进了消费者的视野,很多金融市场参与者的身份出现了从投资者到传统金融消费者再到金融衍生品消费者的转变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发展,互联网已经变成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除了给人们提供多方面便利的同时也不免有些人通过网络进行不法活动,
学位
2003年东盟各成员国同意并颁布了《东南亚协商一致宣言Ⅱ》,在宣言中东盟首次提出了构建东盟共同体的战略目标。东盟共同体由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东盟经济共同体以及东盟社会
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加强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需要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要求对公众参与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