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以人性化空间设计为目标的,是对建筑设计本质的一种探讨。建筑创造的实质是运用各种手段以尽量满足人的“全部感觉”,因而它即是日常生活所在的实体空间,又代表着人们心灵中十分重要的生活意向。可以看出人作为建筑的主体,既是空间的创造者,又是最直接的体验者,人们对空间的体验是人们对空间环境要素的综合感知和感受。本文基于考夫卡的心物场和心理学的环境的理论将人所感知的空间定义为“印象空间”,从这个角度对空间进行研究,就是以人为出发点,研究人对空间的感受,从人的心理方面分析二者有机互动的联系方式,寻找空间人性化的表达,探讨建筑空间设计中符合人性化空间设计的逻辑和方法。这一做法有利于将建筑纳入到空间与人的心理的结合过程进行考察。 在本文的论述中,“人”是贯穿全文的主题,空间是“人化”的空间,正如本世纪60年代诺伯格·舒尔茨所指出的,人的存在是空间性的,建筑空间是人的心理空间的外化。因此本文关心的不是空间的功能,形式和意义这些问题的纠合,而是空间的“人化”特征。 本文依据大量的相关的研究理论和实践,首先提出了人性化空间设计的特征,明确指出满足人的多层次的需求是人性化空间的根本特征。其次解析了“印象空间”所包含的两极:主体的“人”和客体的“空间”(在本文中,即指“消费者”和“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的特征,这也成为设立“空间目标”的基础。再次,为了便于分析,本文将“印象空间”的两极“人”和“空间”作为两个变量来看,提出了“印象空间”的物理环境因素和人文环境因素。然后,通过“印象空间”的静态感知和动态感知两个途径对各因素的组合及关系的“人化”特征进行了论述,为空间目标的实现提供依据。最后,以商业综合体为例,提出其人性化空间的设计原则,指出“印象空间”对建筑空间设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