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常态”下发展要从主要依靠资源、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企业层面的创新已成为中国经济能否成功实现转型升级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创新也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企业创新主要依靠研究和开发活动,企业研发投入水平是衡量其创新能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最重要的限制因素之一就是资金,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紧缩的货币政策会通过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影响企业融资成本和融资规模,进而影响企业研发投入。另外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关系型社会,企业建立的政治关联关系在缓解企业融资困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有针对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微观企业的研究多集中在企业整体投资上,而关于外部环境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研究也很少涉及货币政策,另外少有文献分析政治关联如何调节货币政策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因此货币政策尤其是紧缩的货币政策如何影响企业研发投入,以及政治关联能否发挥调节作用还需要深入探讨。基于以上背景,依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技术创新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本文选取2010年-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货币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政治关联的调节作用。本文共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本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并绘制结构框架图,最后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本部分梳理了货币政策、企业研发投入以及政治关联与企业研发投入、政治关联与货币政策的相关文献,并提出本文的研究方向。第三部分是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本部分首先界定基本概念,然后阐述理论基础。最后,通过对基础理论的分析和应用,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第四部分是研究设计。本部分首先说明了研究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然后介绍了主要变量的定义与度量方法,并针对不同的假设设计具体的实证模型。第五部分是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首先对本文的主要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其次对具体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初步研究结论。然后通过进一步分析,分组比较主检验结论在不同特征样本中的差异,并实证检验了政治关联调节作用的调节机制,以及具体货币政策工具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最后通过稳健性检验再次验证本文的主要结论。第六部分是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依据实证检验结果,阐述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然后基于本文研究过程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最后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与研究展望。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1)相较于货币政策宽松时,企业在货币政策紧缩时研发投入少。(2)政治关联能够发挥调节作用,即货币政策紧缩时,有政治关联的企业较没有政治关联的企业,研发投入多。(3)紧缩货币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抑制作用在民营企业、小规模企业和行业竞争度高的企业中更明显。(4)政治关联的调节作用在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和行业竞争度高的企业中更明显。(5)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和委托代理问题更严重的情况下,政治关联能够更明显得缓解紧缩货币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抑制作用。(6)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在紧缩时均能够显著减少企业研发投入,政治关联能够有效缓解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抑制作用。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企业研发为立足点,深入探讨货币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进一步比较不同特征企业所受货币政策影响的差异性。并从细化视角度量货币政策,探究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是否均能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影响;实证检验了政治关联如何调节货币政策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不同特征企业中政治关联调节作用的差异性;进一步检验政治关联影响货币政策与企业研发投入关系的调节机制,为政治关联调节作用的分析逻辑提供证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