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麻疹流行特征及免疫策略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ang39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①通过对太原市1994年~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点的分析,探讨计划免疫开展以来病例的基本特征及引起发病的主要原因,根据麻疹发病的重点人群、重点地区,提出针对性免疫策略。②了解18~38岁育龄期妇女、产妇及其新生儿、5~8月龄儿童及其母亲麻疹抗体水平,分析影响母儿麻疹抗体传递及消退半衰期的相关因素。③比较5~8月龄儿童麻疹疫苗免疫成功率,探讨现阶段麻疹初免月龄;方法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太原市1994~2005年麻疹病例,分析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原因:收集200名18~35岁育龄期妇女,200对新生儿及产妇、200名5~8月龄儿童血清,进行如下研究:①用ELISA法检测血清麻疹IgG抗体②分析新生儿与母亲及育龄期妇女麻疹抗体水平关系及胎传抗体消减情况③对5~8月龄儿童分别进行麻疹免疫,观察其免疫效果④统计分析使用Microsoft Excel 2003和SPSS 11.5 for windows软件包。结果1.太原市近12年麻疹流行周期较计划免疫实施前的2~3年有所延长;流行季节仍以冬春季为主,且发病高峰在3~5月;地区分布以古交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迎泽区和杏花岭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但以1岁内婴儿麻疹病例最多,且呈上升趋势;时有成人麻疹暴发流行,太原市偏远山村存在薄弱环节和大中专院校及外地流动人口聚集的单位外来免疫空白人群集中是引起暴发的主要原因。2.新生儿与其母亲和18~35岁育龄期妇女的抗体水平相一致:母亲麻疹抗体平均水平接近保护滴度,新生儿麻疹胎传抗体明显低于保护滴度。3.新生儿麻疹胎传抗体阳性率远高于5~8月龄,不同月龄的婴儿,麻疹抗体阳性率及平均水平随着月龄的增大,出现下降趋势。4.5~8月龄婴儿受胎传麻疹抗体影响,初免成功率不同,随着月龄的增大,胎传抗体滴度降低,免疫成功率增高,8月龄免疫应答最好。结论1.麻疹疫苗的初免月龄仍定为8月龄为宜,在麻疹流行期内应急接种可从6月龄开始:对于胎传抗体维持不到免疫月龄可对申请结婚的育龄期妇女接种一剂麻疹疫苗,以提高母传麻疹抗体水平及持续时间,进而降低婴儿麻疹发病率。2.在加强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工作的同时,应重点加强薄弱地区和薄弱环节的工作,提高免疫接种质量,加强流动儿童管理,适时在目标人群中开展强化免疫,消除免疫空白点,提高整个人群免疫水平。3.对初、高中、大中专院校新入校学生和无麻疹免疫史,经常离开居住地的外来人口,特别是外地农村流动人口,健康体检合格后,合理、有序进行一剂次麻疹或麻-风或麻-风-腮疫苗接种。4.在群居集体环境、在人群拥挤的地区、大批未登记或流动儿童的地区、少数民族以及地偏僻的地区、外来流动人口聚集地区等,一旦发现有麻疹暴发趋势,及早对易感人群进行应急免疫,防止疫情蔓延。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在完全搜索中寻找最优匹配点的模板匹配算法.它首先为图像建立一种类似金字塔的特殊层次结构.利用该结构的特点,削减匹配中无用的搜索分支,以达到提高处理效率的目
本研究进行了鸡蛋、牛奶增锌试验,并且对幼儿饮食该增锌牛奶和增锌鸡蛋的效果进行了应用研究。选择73周龄产蛋鸡,按50、110、170、230和290mg/kg锌水平将锌剂MZ添加于蛋鸡配
前言全氟辛烷磺酸(PFOS)在全球环境样品、野生动物以及人体内均可检出,由于其独特的化学稳定性和表面活性,PFOS被广泛应用于表面活性剂生产等领域。动物实验表明,PFOS可引起
急诊科是医院的前哨和窗口,是对急、危、重患者进行院内抢救第一关,它的任务是保证及时、迅速、准确的诊断和抢救危重患者。急诊科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医院的声誉和形象,而急诊科护
目的观察消毒剂过氧乙酸(PAA)对鲍曼不动杆菌(A.baumannii)消毒后的活菌培养计数,探讨该消毒剂对A.baumannii的杀菌效果,同时过氧乙酸可能的杀菌机制。材料和方法采用实验室贮存
织纹螺(Nassarius spp.)味道鲜美,是中国及其它一些亚洲国家沿海地区居民习惯食用的一种水产品。但是,近几十年来,中国沿海频繁发生食用织纹螺中毒事件,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
对成绩相对较好的远程教育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进行测试,并用大五人格量表对他们的人格进行测量,让大家了解远程教育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各人格层面的数值,知道远程学习的学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