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压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施工变形控制及稳定性分析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ey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山岭交通隧道的大量修建,偏压软弱围岩隧道的施工变形控制及其稳定性问题已成为隧道工程研究的重点。论文以在建沪昆客运专线刘家庄隧道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偏压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的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三种不同开挖方案的优化分析,得到了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应力应变规律,结合现场监控量测资料,应用灰色控制方程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性进行评判,提出了相应施工变形控制措施。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1)运用ABAQUS模拟隧道开挖过程,发现初次衬砌的拱脚处产生了应力集中,上半断面底部发生了显著的挤出变形,在拱顶上方出现了应力释放区;当下台阶开挖支护后,在边墙和拱脚处出现应力集中,在底部出现了应力释放区,而在拱顶未发生显著变化。整个隧道开挖过程中,初级支护的应力最大值发生在支护结构边墙和拱脚处,初级支护的应力最小值发生在下台阶底部,洞室周边应力影响范围为6~20m,水平位移在隧道拱腰和拱脚处较大,竖向位移在拱顶处最大。(2)通过对隧道三种施工方法对比可知:①全断面法施工,洞室周围产生的沉降最大,应力最小。应力最大值为CD开挖方法最大值的0.37倍。当工程容许有较大变形时,可以采用全断面法施工。②上下台阶法施工,能较好的控制开挖面的稳定性,其最大沉降值是全断面开挖方法的0.57倍,应力最大值是CD开挖方法最大值的0.39倍。③CD法施工,洞室周围产生的沉降位移最小,应力最大,沉降为全断面法施工的0.46倍,是上下台阶法施工的0.75倍,当隧道跨度很大,地表沉降要求严格、围岩条件较差、上下台阶法难以控制围岩变形时,可采用CD法。(3)提出了基于线性组合模型的灰色控制方程,对D1K923+730断面的拱顶沉降、水平收敛、仰拱沉降进行模拟预测,灰色控制方程预测值分别为79.2mm、9.2mm、20.9mm。通过现场监控量测,该断面的实测值分别为74.3mm、9.2mm、18.6mm,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采用灰色控制方程可以准确的预测围岩的位移。通过灰色速率方程和灰色位移方程的有机结合,可以准确的评判围岩稳定性,确保施工安全。(4)刘家庄隧道的拱顶沉降、边墙水平收敛和仰拱沉降趋于稳定时的位移分别为85mm、15mm和35mm,趋于稳定的时间为45天,可将此值作为刘家庄隧道灰色控制方程的位移极限值,通过灰色控制方程的判断分析,穿越煤层段的隧道处于危险状态,建议立即采取加强支护结构或改变开挖方式等工程措施控制围岩变形。
其他文献
限速是保障城市道路行车安全高效的主要手段。然而当前国内对城市道路的限制车速制定,缺乏理论支持,常以设计车速作为基本值进行限速,对特殊路段多以20km/h进行折减。设计速
30多年来,安溪茶叶机械在遵循“‘机理’服从‘茶理’”理念下研发、销售、使用,机械化与制茶工艺融合发展,不断啃下“硬骨头”,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茶叶经济效益。今年,多
粘贴纤维布加固法广泛用于结构加固领域,在常温下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加固效果,但其配套用的有机胶在高温作用下极易软化,严重阻碍了该项技术在有耐火要求的建筑以及炎热地区的
介绍了消防信息化标准编制的背景、任务来源、编制原则、重点编制情况及应用原则。阐明信息化标准在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又如何面对各项建设任务,编制有针对
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采用理论研究与现场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全面了解国内外医院管理模式以及运作现状的基础上,对医院公益性内涵进行界定,以建立合理的医院公益性评价指标
中国元素对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不仅能够体现出视觉本身的丰富内涵,同时还可以传达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精神,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一种独特标识与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应运而生,如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利用大数据技术应对复杂的市场挑战,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近年来,随着网上购物覆盖面越来越广,物
SAP系统是最成功的ERP系统,作为一个西方的软件,在面对中国特殊的国情以及市场环境时,存在着很多的不适应性,加上项目实施质量的问题,使中小型零售企业在引进SAP系统后无法迅
东辛油田1968年投入开发,目前进入高含水期,油藏条件发生一系列变化,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为进一步研究断块油藏高含水期开发规律,提高油藏开发水平,有必要开展断块油藏
襄阳是汉水之滨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其文化源远流长、地理位置特殊,先后为汉末荆州州治,唐代山南道、山南东道治所及宋代京西南路的治首,因此成为历代众多政治文化名人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