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酯化合成乳酸正丁酯—催化剂及反应动力学研究

来源 :北京服装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c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间歇反应器,在连续搅拌的条件下合成乳酸正丁酯。考察了固体酸Hβ沸石分子筛对酯化反应的催化性能,并在此基础上对Hβ沸石催化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性,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以Hβ为载体不同负载量的硅钨酸催化剂和磷钨酸催化剂。采用IR和TPD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在间歇反应器中测定了催化剂的酯化活性。对实验条件如酯化时间、用料比、催化剂用量等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最佳的酯化条件。结果表明:Hβ的酯化性能主要是强B酸,负载杂多酸以后其酸性增强,B酸酸量增大。随着负载量的增加,负载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不断增加。负载量到40%时,具有较好的活性。优选出负载40%磷钨酸催化剂。 另外,在常压,343.15K~461.15K温度范围内,对负载型磷钨杂多酸催化乳酸与丁醇酯化合成乳酸丁酯反应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多酸催化合成乳酸丁酯的酯化反应为二级可逆反应。采用拟均相模型,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处理,得到了实验条件范围内该酯化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及各动力学参数,动力学方程为: r=-dCLA/dt=165.45e-44.45/8.314T(CLACBUOH—CBULCH2O/4.8567),(mol/min·l)
其他文献
本论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综述部分,该部分首先介绍联芳基化合物的普遍性,并简要介绍了以 Suzuki偶联为代表的传统偶联反应构筑联芳基化合物,随后介绍了更加原子经
在武汉接到他的消息,那是约莫下午一点半,我刚从外面回来。二话没说,就在傅家坡车站订了票。迅速整理行装,拿起搁置已久的登山杖,便已在去往屯溪的夜车之上。   我是凌晨三点多到的屯溪。在手机“嘟嘟”响了许久后,那头一个熟悉却有些沙哑的声音立即打消了我的疲倦。等了片刻,一只温暖而粗糙的大手,紧紧握住了我。   次日清晨七点多,我和那个朋友搭上了由屯溪开往休宁的班车。那是辆很旧的小面包,车上的男人们都爱抽
本论文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了多孔氧化铝膜(AAO),再以所制备的AAO为模板,运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钴铁氧体纳米线/管和钡铁氧体纳米线。经XRD、SEM、VSM等表征手段,研究了AAO的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