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N中隧道交换技术的研究与设计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LXSJXXLX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Internet的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VPN技术构建属于自己的专用网络。然而现有VPN技术在安全性和组网方式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隧道交换技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隧道交换技术的实质就是将来自某条隧道的信息流经过一定处理后,再用另一条安全隧道封装,使得该信息流沿着新的安全隧道继续向前传输。它的出现使VPN隧道能在网络任一位置处终止,并能在不同ISP、不同VPN之间进行互联,有效提高了VPN的安全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隧道交换技术是VPN技术中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与标准,在其体系结构、应用模式、实现方式和交换机制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以研究。本文对隧道交换技术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在研究VPN发展背景、原理、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着重对VPN的隧道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比较。2.系统地研究分析了第二层隧道协议L2TP和第三层隧道协议IPsec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并分别指出两种隧道协议在VPN应用时的优缺点。3.在对隧道交换技术进行系统的分类、归纳与比较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隧道交换的体系结构、应用模式以及应用隧道交换的广义虚拟专用网的拓扑结构。并根据隧道交换动态路由机制提出了一种隧道交换设备的一体化设计思路,这种隧道交换设备既能够同时支持L2TP和IPsec两种隧道协议,又能够提供直接和间接两种截然不同的实现方式。4.在具体的应用隧道交换环境中,结合现有IPsec VPN网关,设计并实现了集隧道交换功能和VPN功能为一体的基于IPsec协议的隧道交换网关,使得IPsec隧道交换网关既可作为一个安全网关保护用户内网的安全,又可以作为一个交换设备执行隧道交换功能。最后针对直接交换这种方式对实现系统进行了部分功能测试。
其他文献
经过国家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各种电子政务系统和协同办公系统已经在政府部门广泛应用,由于当前大量的电子政务系统多为B/S模式的Web应用程序,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设计,造成应用系
微粒群算法(PSO)是继遗传算法后的又一个基于生物演化的随机优化算法,它操作简便,收敛速度快且稳定,使得它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很多工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基本微粒群的
目前,包括地球在内的行星探测,已成为世界各国的科技发展重点,如何使探测更便捷有效变得非常重要。然而,传统的探测方式需要大量的科学技术人员的技术支撑和价格昂贵的硬件配
在集成电子商务系统研究开发的背景下,本文以国际结算软件的研制为基础,探讨了系统开发的过程、方法和工具等问题。整个研制工作贯穿基于三层体系结构的软件开发过程,运用设
近年来,描述逻辑由于其强大的表达能力和优良的计算性质,在知识工程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描述逻辑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知识表示和推理的方式,具有语义的知识表示方便了领域知识的创建
作为现代通信、介质存储、数据发行、多媒体计算机等技术的关键环节,图像压缩编码始终是信息处理技术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由于数字图像具有数据量大的特点,出于对图像
机器人足球比赛已经成为当前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全自主足球机器人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其应用领域包括自动驾驶、导游、未知区域的探索、核电站的维护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是维持社会活动、经济活动以及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并且已经成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一切领域的基础。不断探索网络多媒体信息还原的方法和技术有助于
Internet作为海量信息的载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人们在享受网络便捷的同时也被其大量涌现的无用Web页面信息所困扰,如何快速、准确地定位对用户有用的Web信息已成为当今学术
工作流技术是信息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企业的全球化和IT技术的发展,现代企业信息系统的分布性、异构性和自治性的特征越来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