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清晰的中国文化影像:美国电影《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中的文化转换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tbsh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8年,一部由迪斯尼公司耗巨资制作井隆重推出的动画片《花木兰》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与美国电影创作特点结合的产物,可谓是“中西合壁”的佳品。时隔十年,2008年,梦工厂制作的动画大片《功夫熊猫》使世界开始重新认识曾经被认为是落伍的中国人自古以来强调的价值观和生活状态,如古老的儒家思想和老庄哲学、集体主义和量入为出等。这两部电影成为西方观众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媒介。  从《花木兰》到《功夫熊猫》,时隔十年,美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可以说越来越深入,越来越贴近中国的现实。两部影片都通过文化转换对文化进行了处理。所谓文化转换是用来形容文化融合和趋同现象,指一种文化被另一种文化吸收、改造、更新成为新文化形式的过程,涉及到原文化内容或文化形式的改变,是目的性很强的一个渐变过程。两部影片都通过文化转换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处理。《花木兰》基本就像是美国思维下的中国花木兰,是将中国文化全部美国化的表现。十年后的《功夫熊猫》,随着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越来越深入,更多细节的问题也处理的比较中国化了,但是,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了一些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合理的文化转换就可以让本族和异族文化的受众群体能更容易也更好的接受;反之,不合理的理解中国文化或文化转换的失败将会产生不良后果:不但会向异族文化背景的人传输错误的文化信息,让异族文化的观众产生误解,同时也容易使本族文化的观众不满。  本论文将利用文化转换的理论,结合《花木兰》和《功夫熊猫》影片中的各种中国无素,研究美国对中国文化的误解以及文化转换的成功与失败,由点及面地从影片中体现的各种中国符号无素,分析美国对中国文化认识的深入以及对中国文化是如何建构的,说明了美国对中国的跨文化的转换是否成功,以及所产生的后果。
其他文献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增多,口译在对外交流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社会对口译人才的需求越老越大。然而口译
针对海洋传输信道的复杂多变性,提出一种改进信道估计均衡技术。采用OFDM传输系统,通过海洋生物监测装置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给控制台,接收端采用改进算法进行信道补偿,能够有效提高信道估计精度,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仿真分析表明,该OFDM跟踪监测设备通过信道补偿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系统误码率,且运算复杂度较低。
在机关工作,成败得失全在于说话。对这一点,我特别有体会。我在局机关工作多年,如今已升为中层干部,靠的就是能说会道。古人说:好马出在腿上,能人出在嘴上。这话说得很有道理
文章提出了多旋翼无人机的多维泰勒网(MTN)优化控制方案.首先选取硬件设备,搭建无人机的试验平台.然后使用Matlab辨识无人机的模型,设计PID控制器,建立了仿真系统,从而实现多
动视公司成立于1979年,是全球首家独立游戏开发商和主机游戏的分发者,其第一款游戏机为雅达利2600。三十载的游戏开发让动视公司探索出其独到的方法,尤其在将新技术应用到受欢迎的游戏中。  自1982年推出经典游戏《逃离险境》(《Pitfall!》)到如今推出的广受欢迎游戏系列如《魔兽世界》、《使命召唤:无限战争》,先前的动视,也就是如今的动视暴雪推出了大量紧随世界潮流的IP。动视暴雪公司2016年
期刊
FFT算法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关键部分,该算法的主要原理是按照标号的奇偶性对时域或频域序列进行分组,利用旋转因子的特性,得到多级蝶形运算结构,从而节省大量的运算量.FFT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保持党的先进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我们只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才能更好地带领亿万人民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
比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它是语言的点缀,可以使语言有效地传达信息、感动听众和读者。比喻又被认为是文化的一面镜子,与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喻反映
分布式的电源结构常被用来给网络和通信设备上的电路板和模块提供关键性的总线电压.然而在电路板上,由于板上数字电子器件的不断更新、种类不断的增加,导致对不同电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