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罗天益的医学成就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ly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探讨元代著名医家罗天益在医学成就,全面研究《卫生宝鉴》的学术思想,开发其多元化的临床治疗手段,发挥脾胃理论对治疗后天之本,调节亚健康、治疗慢性消耗性疾病等方面的明显优势而作。  方法:对李杲、罗天益的学术著作进行通读,广泛搜集研究李杲、罗天益的现代成就,进行分析对比;在对罗天益师承授受、医学著作及其医案等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总结了罗天益在医学上多方面的杰出成就;及其对李杲脾胃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乃至对整个易水学派理论传承和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正确评价其在中国古代医学上的地位;提炼出罗天益临床辨证特色及用药经验;丰富祖国医学理论,指导临床应用。  纵观罗天益一生的学术成就主要有三点:一是继承和完善李杲的脾胃学说,给后世明代温补学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用药法则,对其理论体系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二是创立三焦寒热的辨证理论,开生津、养阴、凉血之先声,尽管还不完善,但其意义深远,不容忽视。这对后世温病学家确有一定的启发;三是倡黄疸辨证分型治疗,根据黄疸的性质不同,将其分为阴黄、阳黄两类,为黄疸的辨证论治指明了方向,为临床治疗黄疸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目前研究的内容大都分别讨论李杲、罗天益之学术特点,很少有人对其学术特点进行对比研究,而对罗天益研究往往又局限于单独的某个方面,很少全面对其学术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脾胃理论广泛应用于九大系统的的十几个方面,具有良好效果。而作为易水派的后期领军人物,其治验精华均在《卫生宝鉴》一书中体现。因此在当今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亚健康人群日渐增大和现代人们注重养生保健的大形势下,全面研究《卫生宝鉴》的学术思想,开发其多元化的临床治疗手段,发挥脾胃理论对治疗后天之本,调节亚健康、治疗慢性消耗性疾病等方面的明显优势迫在眉睫。  本课题系统地对比了李杲和罗天益师徒的学术理论,总结罗天益的学术思想和成就,通过对罗天益学术思想的研究,探究其学术特色、用药经验及其对脾胃学说贡献和对后世的影响,为脾胃病及亚健康状态治疗提供可借鉴的资料来源。对更好地继承祖国医学遗产和进行学术创新,帮助我们继承和发扬古代名医经验,更好地指导临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向城市打工,这群打工族通常是将子女留在农村,交给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友监管,自然又形成了一
目的:通过对《伤寒杂病论》情志因素及其相关病、症的研究整理、归纳和分析,使散在《伤寒杂病论》中的情志相关内容系统化、清晰化,最终达到为临床、教学和科研提供参考和借鉴,
电视节目编排是一门节目组合的艺术,是一门时间分割的艺术,也是一项政策性、思想性、受众性很强的工作。节目内容和编排是否得体,关系到节目的收视率和收视效果。收视率高低
电视节目的文化艺术品位与收视率之间从来就是一对难于解决的矛盾,只不过随着近年 来电视节目的市场化,这一矛盾才充分显现出来。本期“理论探讨”栏目郭庆的文章《走出品位 与
《黄帝内经》中指出营卫统属于气的范畴,分属于阴阳,即卫气为阳,营气为阴。清·周学海发皇古义,融会新知,明确提出了“宗气者,营卫之所合,出于肺,积于气海,行于气脉之中,动而
作为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在数学概念学习时,也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活动,以提高数学概念学习的实
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早已是全人类的共识。科技力量和科研水平作为综合国力的核心部分,更是各国竞争的新重点。研究科学在媒体中的传播规律、媒体在科学传播中扮演
人物名片马硕山,1963年生于山东,曾先后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现为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画家、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特聘教授、北京凤凰岭书院执行
心态对于主持人来说是共通的,但是提问技巧因人而异。适合于白岩松不见得适合于水均益,可能也不适合于敬一丹, 每个人都有完全不同的提问方式,但一个好的心态是对所有主持人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课堂蕴含着巨大的活力,它随时都会产生新情况,出现新问题。而一直以来,有些教师却把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理想状态来预设,为使一堂课顺畅进行,老师往往把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