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语言是数学知识的载体,是用数学术语、符号和图像来表达的语言,简练、准确,并且形式多样化,它能够表达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是数学思维与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要想学好数学,首先要学会数学语言之间的转换。数学语言的转换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式语言之间的转换。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关于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以及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为国内外学者对数学语言及其转换能力的研究综述;第三部分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第四部分通过对测试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分析,了解目前初中生的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的水平现状,找到初中生在数学语言转换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第五部分基于初中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的现状,从教师自身出发,结合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几点关于培养初中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的途径。第六部分是对本文研究的一个总结,并且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对测试卷调查结果与访谈结果的分析,了解初中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的现状。调查结果表明:1.初中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不够深刻,对其等价的表述形式掌握不多,所以不能很好地在三种类型的数学语言之间转换。2.教师的教学符号语言不够规范化,从而影响了学生,无论是在符号的书写方面还是理解方面都不够重视。同时,教师对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转换能力也不够重视。3.在教学中,教师不能系统、完整的帮助学生掌握数学语言,没有重视引导学生在做题时考虑运用数学语言转换去解决问题,不能让学生体会到运用数学语言转换解决数学问题的简洁、方便之处。本文提出了几点关于数学语言转换能力培养的途径,如,可以改变教师教学观,关注数学语言;对教师的数学教学语言也要规范化;还要适当的加强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