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本研究探讨神经内镜手术与显微镜手术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BGH)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及神经功能恢复方面的影响,希望为HBGH患者在这两种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上提供依据。方法:本次研究对衢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80名HBGH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研究。按随机分配原则随机分成神经内镜组(39例),显微镜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探讨神经内镜手术与显微镜手术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BGH)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及神经功能恢复方面的影响,希望为HBGH患者在这两种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上提供依据。方法:本次研究对衢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80名HBGH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研究。按随机分配原则随机分成神经内镜组(39例),显微镜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血肿清除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7天内脑梗死发生率,术后3个月的脑积水、癫痫发生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综合评价神经内镜手术与显微镜手术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血肿清除率、术后脑梗死、脑积水、癫痫发生率及神经功能恢复方面的影响。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血肿部位、发病到手术时间、入院时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术前血肿量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耗时比较:神经内镜组手术耗时(106.03±9.39min)低于显微镜组(116.88±29.12min,P<0.05);术中出血量比较:神经内镜组术中出血量(106.15±17.95ml)明显低于显微镜组(124.46±30.12ml,P<0.05);颅内血肿清除率的比较:神经内镜组血肿清除率(89.42±5.74%)与显微镜组(80.87±13.06%)相比,神经内镜组血肿清除率较显微镜组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天内脑梗死发生率的比较:神经内镜组发生2例,显微镜组发生9例,神经内镜组脑梗死发生率低于显微镜组(P=0.029),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脑积水发生率的比较:神经内镜组脑积水发生3例,显微镜组发生8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125);术后3个月癫痫发生率的比较:神经内镜组发生癫痫8例,显微镜组发生1例,显微镜组癫痫发生率较神经内镜组低,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1)。3个月后GOS、ADL评分比较:神经内镜组中30例患者GOS评分预后良好,显微镜组中16例患者GOS评分预后良好。神经内镜组中27例患者ADL评分预后良好,显微镜组中17例患者ADL评分预后良好。神经内镜组GOS评分优于显微镜组(X2=11.748,P=0.001),神经内镜组ADL评分高于显微镜组(χ2=6.227,P=0.013),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在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血肿清除率、术后脑梗死发生率及GOS、ADL评分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神经内镜组的上述指标优于显微镜组。但在术后癫痫发生率方面:显微镜组的癫痫发生率要低于神经内镜组。在术后脑积水发生率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混合性研究的方式,探索CKD患者营养管理过程中的真实体验、感受及服务需求,了解CKD患者对于营养管理情感体验,调查CKD患者对营养服务使用与需求现状,分析不同分期CKD患者的不同营养服务相关使用、需求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描述性质性研究部分:通过半结构访谈的方式,对CKD患者进行访谈至资料饱和,采用质性内容分析法中的传统内容分析法,对全部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探
目的 探讨 18F-FDG PET/CT 显像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免疫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20年10月间24例NSCLC患者免疫治疗前18F-FDG PET/CT显像资料。免疫治疗半年后按疗效评价结果将患者分为病情缓解组(clinical benefit,CB)和进展组(progressive
目的 三草愈疡汤防治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后口腔黏膜炎(OM)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并从氧化应激角度分析三草愈疡汤的作用机制,为后续研究及临床推广奠定基础。方法①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76例确诊为原发性骨肉瘤(O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39例,对照组37例,两组均行含HD-MTX的MAP方案化疗,在两组均给予口腔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试验组给予三草愈疡汤含漱治疗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出院时自我管理行为水平;通过对出院后脑卒中患者应用远程宣教联合Teach-back法实施健康宣教,评价远程宣教联合Teach-back法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能力的干预效果,旨在提高脑卒中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行为水平,降低非计划再入院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为提高脑卒中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能力的健康宣教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从杭州市**医院
目的探讨腹腔穿刺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作用及不同引流时机的疗效分析。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入住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重症急性胰腺炎伴腹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行腹腔穿刺引流分为引流组和非引流组,其中引流组按照首次引流的时间分为A组(4周)三个亚组。对比引流组和非引流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实验室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
目的:本文拟通过观察一组亚急性期和/或康复期(起病3个月内)脑卒中患者,通过视觉空间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WM)任务态脑电分析预测出院时结局的临床价值,为利用脑电生理技术理解脑血管病康复期的神经重塑病理生理机制,拓展脑功能评估量化技术,提出创新性的康复干预方案及预后早期评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入组标准收集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在浙大一院康复科病房住院康复的脑卒中患者,按
目的 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估益肾清毒方治疗早期HIV相关性肾损害(脾肾两虚、瘀浊内阻型)的疗效,评估其安全性,为中医药干预早期HIV/AIDS相关性肾损害提供防治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西溪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早期HIV/AIDS相关性肾损害患者(脾肾两虚、瘀浊内阻型)6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HARRT适时加用厄贝沙坦,治疗组在对照组
目的通过对PCOS合并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临床指标的分析,初步探讨PCOS合并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以及不同中医证型与临床客观化指标的关系,为临床辨证提供更好的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于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生殖科就诊的126例PCOS合并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其具体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并比较各证型患者的客观化指标,分析各项指标
目的 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比较改良中药湿热敷与传统中药湿热敷对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了解改良中药湿热敷的临床护理效果,为更好地开展腰突症的护理康复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杭州市某三甲中医院康复科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并自愿参与研究的患者1 14位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每组38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干预组采用改良中药湿热敷(改良中药敷料+电磁
目的 建立兔髁突骨软骨联合缺损动物模型,分析Histatin 1(Hst 1)水凝胶聚合体对骨软骨缺损区修复的影响与作用机制,探讨Hst 1水凝胶聚合体在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将6只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2只兔子。分别在三组兔子右侧髁突前斜面上制备不同大小的缺损,左侧髁突保持完整。3×3组缺损直径为3mm,深度为3mm;3×2组缺损直径为3mm,深度2m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