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变化对小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评估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u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会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是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Ecosystem Services Function,ESF)变化的重要驱动力。目前,土地利用格局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s Valuc,ESV)变化在大空间尺度上的研究较多,但基于小流域尺度开展的研究较少。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小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对丰富和完善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理论与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山地型飒马场小流域与湿地型普者黑小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地利用、实验观测和文献调研等方法,分析研究区两期(飒马场:2003年、2017年,普者黑:2010年、2014年)土地利用数量与结构变化特征,并将其按照生态系统类别进行相应的归类,挑选出在研究区占有较大比重即核心的生态系统类型,结合区域实地特征遴选出用于评价的生态系统服务,运用市场定价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成果参照法等环境经济评价方法对其价值进行核算,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对象土地利用变化对ESV的影响与效应。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飒马场的研究结果表明整个时期内该地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表现出“两升三降”的特点,即林地与建设用地的面积增加,前者的增幅累计达到114.55hm2且年增加量为7.63hm2,后者的则较小(累计增加16.14hm2);在所有地类中面积变化幅度最大的是农田,共缩减了 116.74 hm2;总体上,土地利用程度开始减弱并逐渐迈向休整期。飒马场两期核算结果表明该地ESV是在持续增加的,ESV在2017年达到7.28×107元,与前期相比上升1.15×107元(18.84%),林地与农田对于总ESV增加的贡献虽相当,但森林仍是主导区域ESV走向的核心系统。从各子系统内部服务来看,森林ESV的扩张是依赖于其涵养水源与土壤保持服务效益的持续增强,而农田则是源于粮农作物产量及与其相关的服务产生的巨大价值。从ESV的价值构成上看,间接价值即生态性服务价值无论是在前期还是后期均是远大于直接经济价值,且生态性服务在总价值中所占比重均超过80%,而其中以森林的贡献量居多(约89%),农田则继续在ESV中的直接价值部分占据大部分比例且由 86.85%上升至 89.16%。(2)以湿地为主要生态类型的普者黑的土地利用格局的走向呈现出与飒马场相反的“三增两减”的特征。从2010到2014年,仅有农田及未利用地是位于负向增长的行列,分别下降1395 hm2和1001 hm2;在核心的地类中林地面积增长幅度最高,增加了 1614hm2,水域其次,增长了 395 hm2,普者黑的土地利用开发水平正位于发展增强的阶段。此外,两期的ESV由前期的29.55×108元上升至后期的41.82×108元,呈现出较快的增长态势,而其核心系统类型中森林与湿地对区域总ESV的贡献度由76.64%增加到81.16%,以湿地提供的服务价值增加最为明显且湿地在两期内均占据总ESV的主体部分,其中旅游休闲与调温增湿服务的占比也由48.78%变为58.33%,仍是该区核心的服务类型。同时,依随土地面积的扩张,普者黑森林内物种保育、涵养水源的效益也在显著增多,农田则在粮食供给服务居多的前提下也拥有着更大的固碳释氧效益。从整体上研究还可发现,普者黑呈现出来的直接价值与生态性服务价值的比重在两期内有所不同,前者比后者的涨幅更大,两者的比值也从前期的2:5上升为后期的7:10,主要原因是由湿地旅游价值的提升及农业栽培作物单产的持续增加共同驱动的结果。(3)两类不同生态系统类型中土地利用变化对ESV的影响结果表明,湿地作为主导生态类型的ESV对土地利用的响应效应更为显著。以山地为主导生态类型的飒马场价值量的年均增加幅度为8.25×105元a-1,单位面积ESV年均上涨561.12元a-1;而对于将湿地作为主导生态类型的普者黑来说,其ESV的年增加值为3.07×108元a-1,单位面积的年增加值为7945.67元a-1。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两地的农田与森林单位面积ESV其实差异不大,而致使两者区域总ESV存在较大差异的关键因素为湿地产生的巨大生态效益。综上所述,伴随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飒马场与普者黑两地ESV均呈现上升的趋势,但两种生态系统类型的ESV上升幅度及其驱动因素存在差异,其中飒马场ESV上升多是以森林的驱动且上升幅度较小,普者黑的ESV大幅上升则是依赖于湿地的效益不断增强。从整体上看,在各子系统间,尽管农田在面积缩减后,生态性服务功能价值显著降,但直接经济价值却有显著增加,而其余核心生态类型的ESV中各项服务效益均随着面积扩大而增大,表明除农田外的各类土地类型面积的扩大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其ESV,两者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且对区域内农田ESV增减产生作用的因素并非只有面积变化,它还会受到农田种植的各类粮农作物的产量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干预;同时,还可发现区域内各子系统在区域ESV中占据的比例与其面积的改变关系不大,而是受到总ESV的变化幅度的影响。
其他文献
文章引用符号的概念对产品语义学进行了一定阐述,以及借鉴文字语言的规律将产品的符号系统即图形语言按其性质分类研究和处理,分析了影响产品设计的一些重要因素,以期对设计
数字岩心技术和孔隙网络模型是预测多孔介质流动特性的有效手段,论文对此开展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首先,利用CT机扫描获得岩心图像,通过中值滤波实现岩心扫描图像的去噪,通过
股利政策是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衡量企业利润再投资和利润回报的财务决策。合理的股利政策,有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更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因此,股利政策一直是中外理论界和实务界学者讨论的热点话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代股利政策的研究角度非常广泛,但仍有待深入。股利政策作为公司治理框架下,多方利益博弈的结果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本文运用规范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进行研究,基于理论分析,提出假设,运用
湿热气候是我国主要的气候之一,其高温高湿的特点使该地区夏季机械通风耗能巨大。国内外学者通过模拟及现实测试证明了,通风是改善该地区室内气候最有效的办法,而天井作为中
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中区域生态依存关系显化,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尤为重要,而如何量化不同区域生态补偿总值成为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技术难题和关键内容,区域生态补偿利益相关方的边界识别,则是京津冀实施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运行的基本前提。研究以大量遥感监测数据、统计资料和文献资料等为主要数据源,采用单位面积当量因子动态评估方法和差值分析法等,深入研究了区域生态补偿总值量化方法和应用管理困境,为京津冀区域生态
以AM/BM/DMC为单体(质量配比为1:0.04:1,单体总质量浓度35%),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引发剂加量1%,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4h,合成了AM—BM—DMC疏水缔合三元共聚物破乳剂,对其在不同浓度、不同温度
全球著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预测,到2025年,中国人在境内外奢侈品市场的消费金额将占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的50%。"奢侈品消费"某种程上也是一种炫耀性消费,在大学生群体中
目的:建立中药复方骨疏灵的HPLC特征指纹图谱,确定全方HPLC图谱中各特征峰的来源。方法:采用Cosmo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1%磷酸盐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
芳烃,特别是苯、甲苯和二甲苯(BTX)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一般是通过石油路线获取。我国的能源现状是“多煤、贫油、少气”,芳烃大量依赖进口。开辟一条非石油路线制芳烃的途径,对于缓解我国芳烃依赖进口的现状显得尤为重要。自上世纪80年代甲醇制烃类(MTH)技术出现以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甲醇制芳烃(MTA)是缓解芳烃需求压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本论文研究锌改性ZSM-5分子筛催化甲醇制芳烃反应。本文
目的:从全基因组甲基化的角度探讨辐射损伤大鼠的旁效应发生机制。方法:采用12C6+束照射大鼠右侧肺部构建辐射损伤动物模型,同时设立正常组,取心、肝、脾、左肺、左肾组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