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季节性冻土水分涵养功能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_Ed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季节冻土及其演变对维系森林生态系统植被格局、演替和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是我国东北东部中温带湿润气候区最丰要的森林植被类型,位于典型的季节性冻土区。以往虽然对冻融作用的机理和过程有很多的研究,但对季节冻土冻融过程的水分涵养能力鲜有说明,尤其是长白山森林地区季节冻土水分积蓄与供给的研究更为少见。所以本研究将通过室内模拟与野外观测实验,针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冻土冻融过程水分涵养功能的研究空白,通过观测森林季节冻土的冻胀程度和水分变化,量化生长季初期土壤的蓄水能力和存蓄水量,阐释蓄水来源与供给去向,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土壤冬春季涵养水源的能力进行评价。以期加深对冻土生态功能的理解,推动森林冻土水文学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1)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季节冻土的冻胀率主要与土壤含水率、土壤类型和上层土壤的重力压力有关。林内土壤垂直分层,自上而下依次为壤土、白浆土、黄土,在相同含水率的条件下,这三种类型土壤的冻胀能力也依次降低。实验室模拟及原位观测结果表明,三种类型土壤冻胀率均随土壤含水率线性递增,土壤冻胀率增速(趋势线斜率)分别为41.6%(壤土),17.2%(白浆土)和4.6%(黄土);  (2)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季节冻土冻结过程中水分运移规律总体表现为:上层(0-15cm)土壤含水量增加,增量为13.98mm,下层(15-83cm)减少,上下层增减量基本平衡。水量增加层土壤自上而下水分增量递减;水量供给层平均水分贡献率为0.23mm·cm-1;  (3)冻胀带来的土壤孔隙度增加提升了森林土壤蓄水空间。冻胀后壤土层蓄水空间约为54mm,相比冻胀前期增长11.6mm,高于积雪入渗量(49mm)。增加的蓄水空间和良好的供水能力保障了水分涵养功能;  (4)气候变暖对季节冻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冻深变化。历史观测数据表明,1982年至2014年间长白山森林季节冻土冻深呈减小趋势。冻层变浅冻融提升水量降低和融化期提前。估算结果显示2010-2014年的水分提升量较1982-1985年年均值少10mm,融化起始时间提前约13天。
其他文献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占地面积约72.6万km2,农牧业过度经营、开垦开采和气候变化导致该区域80%的草地发生退化。土壤沙化是草地退化的一个主要诱因,土壤沙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土壤
AP2/ERF(乙烯响应因子)基因家族是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家族。根据他们含有的结构域数目和序列特点将它们分为:AP2、DREB、ERF、RAV和Soloist几个亚家族。AP2/ERF基因家族参与调
B股市场问题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遗留问题,B股市场问题的解决对我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化和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B股市场问题根源于一系列制度缺陷与制
电能计量的微小误差会在日益增长的用电量下被放大,电流互感器作为电能计量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其参数的准确性对于供电方和用电方的公平性来说不言而喻。电流互感器的实际变比偏
该文首先介绍了文语转换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接着文章着重就语调模型展开了讨论,提出了基本声调模型和轻音模型,并介绍了两种基本的语调模型:叠加模型和声调串接模型.文章研
随着有线接入向无线接入的转移,如何高效地利用无线电频谱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为提高频谱效率,IEEE于2004和2005年分别成立了802.22、802.16h和1900等针对动态频谱接入的
学位
该文根据毫米波RCS测量雷达的测量原理,引入最优理论中的方法,建立了一套分配 准则和分配步骤,解决了亟待解决的精度分配问题.首先,在一次雷达方程的基础上,推导出相对体制下
该文针对非平稳信号处理方法的一种:时频联合分布理论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仿真实验进行了典型算法的验证,并针对仿真实验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处理方法,对两种方法
该论文的课题是由国防科技预研基金资助的项目.从事此项目的是为了在已有的布局布线理论的基础上,能在算法上取得进一步的突破,最终实现"亚微米级多层金属布线过孔最少化"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