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二五”以来,教育信息化被上升到国家层面进行总体布局,系统推进,并在《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三通两平台”建设目标,从行政层面全面推进。五年过去了,值此“十三五”开局之际,从理论上开展研究,理清思路,发现问题,对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选择陕西省为样本,对“三通两平台”工作的推进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展存在以下问题:1.地区硬件基础环境建设差异较大;2.地区发展不均衡,教师对教育资源的使用率和关注度不高;3.政府对教育的支持力度也存在较大区别。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主要是因为政府经费投入较低,分配不均衡,更新慢;围绕考试指挥棒素质教育未真正落实:师生应用水平低;政府宣传和教育行政部门考核少;资源匮乏,不符合用户使用习惯等。经实证分析,并基于教育学原理以及建构主义、信息化教学和数字化学习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以下策略:一、“校校通”要针对不同地区的现状和需求,采取分类、分步实施的策略,坚持按需建设的原则,逐步完善基础设施。二、“班班通”要发动教师积极创新,服务于教与学,以实现信息资源班班通。三、“人人通”要进一步进行开发推广,通过网络把教师、学生空间相互连接起来,广泛开展运用,进行相互交流,达到优质资源共享,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提升教育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四、“两平台”重点要整合优质资源,试行政企、校企合作模式,培育优质企业,运用“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形成集约化优质资源配置与供给机制。这些策略建议的提出,紧密围绕着实际中的问题与矛盾,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代表性,希望对教育信息化整体推进有一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