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培养良好的写作能力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启蒙期和关键期。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常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但大部分的读写结合教学主要集中于课内。课内读写结合教学是课外读写结合教学的基础,但课内所习的读写方法是需要在课外读写中进行反复实践的才能得到巩固的。同时,课外阅读能够弥补课内阅读内容上的局限性,丰富学生的语言和写作素材的积累,很多课外阅读作品是学生学习写作的优秀范本,借助课外阅读作品开展读写训练是课内读写结合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本研究将基于读写结合理论的基础上,研究课外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与提升,既“立足课外,以读促写”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研究。本研究先从研究现状和教学实际出发探讨本论文的研究价值,接着进行研究的相关概念的阐释和读写结合理论及教育心理理论分析,探讨“立足课外,以读促写”的必要性和本研究进行的理论依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笔者以调查法为中心,选取云霄三所具有代表性的小学的学生,从“学生的课外读写情感与态度”、“学生课外读写行为习惯”、“课外读写环境”三方面对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并根据研究所需对部分语文教师展开访谈。了解小学课外读写教学情况,分析调查数据及教师访谈结果,梳理出课外读写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中发现学生的课外读写行为分离、教师未能有效地进行课外读写指导及缺少良好的课外读写环境支持等问题。笔者从应试教育、教师、学生、家长四个角度针对现状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最后,笔者根据调查研究结果,结合新课标理念、教育心理理论,从良好阅读行为的塑造、读写行为的落实、读写环境建设三个方面分门别类地提出自己在课外读写实践方面的建议,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