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家学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120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汉是中国封建教育和学术迅速崛起并发展的阶段。汉初统治者在实行无为政治、经济政策的同时,也实行了较为宽松、开明的文化政策。在此背景下,汉代学术尤其是经学的发展出现繁荣之势。家学则是两汉经学史上十分普遍的现象,它与经学的发展息息相关、相互影响,是两汉经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武帝以后,在“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影响下,汉朝的学校教育普遍发展,再加上以“经学取士”为重要内容的选官制度的确立,使得两汉家学也得以蓬勃发展。一方面,这些经学之家是汉代文化的重要传承者之一,家学通过父子相传的主要方式,对两汉经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另一方面,家世经学常常形成累世公卿,这些由家学而致仕的势力也是构成两汉时期国家政权的基础之一。家学中多是名儒硕士,且常常担任重要官职,积极参政议政。尤其是世代传经、地位显赫的经学世家,他们或代为帝师,或世居显位,不仅是发展两汉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力量,也是当时国家政治力量的组成部分。 本论文主要运用文献分析和研究的方法,力求在充分利用历史文献的基础上,通过考、论结合,在两汉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对家学的具体情况、规律特点进行细致分析,由此凸现家学在两汉经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并从宏观上掌握家学对两汉政治文化的贡献和影响。 本论文力争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所创新: 首先,本文所探讨的论题“两汉家学研究”本身即有新意。汉代学术作为古代学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世以及其后两千年的中国学术思想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前人对汉代学术已有颇多的研究和论述,有些问题探讨的相当广泛和深入,但是对“家学”现象的关注相对比较少,系统地从“家学”角度对两汉学术进行研究的著作更是少见。因此可以说,“两汉家学研究”论题本身是有一定新意的。 其次,本论文在充分利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得出了一些结论。比如,家学往往通过父以传子、子承父业以保持其继承性,于是前人往往认为父子所学必为一致,实际并不是如此,家学中改学的现象较多,也很突出。此外本论文在考论过程中,十分注重从全局出发,并不是孤立的关注“家学”现象,而是把它放在两汉经学的背景下,发掘其规律特点以及与经学发展的同异。
其他文献
本文是对当下文学研究困境与发展思路的全面考察与审思。全文除导语外,共分三章。 在导语部分概述当下文学研究面临的“坚守”或“超越”的两难处境的基础上,第一章深入探讨
20世纪80年代的“寻根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一种文学现象,也是一种文化思潮。然而,“寻根”并不是中国独有的文学与文化主题,而是20世纪全球共同的文化
用米醋热敷治疗落枕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取300~500毫升米醋,将一块纱布浸泡在米醋中,然后将此纱布平敷在颈部肌肉疼痛处,之后再将一个装满热水(水温应在70℃~80℃左右)的热水袋放在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