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gengjie_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系统内采取教育手段提高师生使用媒介的效果而进行的教育活动。师生对课程的理解,是课程理念和计划转化为课程行为的前提,是课程最终达到预期目标的基础。然而,当前我国小学低段媒介课程研究领域存在着研究数量少、理论体系零散、实践探讨缺乏等问题。小学低段作为媒介课程开发的重要对象,其对媒介课程的实施成效到媒介素养教育在小学阶段的推广、实施。分析研究发现,小学低段实施媒介课程还存在着种种困境,尤其在课程理念的更新以及课程的推广实施中表现出困惑与混乱。基于此,本研究以小学低段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小学低段儿童实施媒介课程的可能性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地区教育条件下小学低段儿童的实际情况提出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实施策略,并提供了案例的解析。具体而言,本文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介绍了问题的提出、概念界定、研究状况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其次,对媒介课程进行理论概述。首先对媒介课程相关的理论进行了梳理,介绍目前国内外存在几种理论流派,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媒介课程开发的不同范式。再次,分析小学低段媒介课程资源并提出开发的策略。将媒介课程资源进行归类处理,划分为网络音像、电视广播与纸质等三类资源类型。认为要切实提高小学低段师生对媒介课程的解读水平,需要树立正确的课程开发理念;编制有特色的教材内容,优化媒介课程文化和教育条件;选择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合理的课程评价,建立媒介课程导向机制。另外,采取主题设置的方法,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资源进行归类梳理。提出了四种主题的课程开发,为学校教学提供资源整合建议。修改三种应用课程开发的案例,分析适用的教学条件,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最后,针对小学低段媒介课程资源的开发从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作出展望,最后对教育行政机构、教师和未来研究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成为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生态学家等学者与各地
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生物学人才 ,要求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更新教学内容 ,在新的课程体系下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而实现这个转变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在教师的指导
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享有“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验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城市”、“成渝经济区”以及“两江新区”等一系列国家层面的政策优势,借助西部大开发的东
物流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市场经济以及国民经济效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物流园区具有高度战略意义、集聚意义、可持续发展意义等优势,物流园区的发展是我国现代物流业健康、快速
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在课程评价方面,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物理教学中要求注重实践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作为一种新的评价工具因
培养幼儿自信心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提高□郭彦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幼儿全面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幼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是现代区域经济地理学的重要基础。区域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研究生产力的学科,而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则以生产力的变革为主线,探究其内涵及在真实世界的体现,有着
动漫对当代青少年的审美意识有着巨大影响。动漫不仅通过明显的意识形态影响着青少年固有的审美意识,更通过隐蔽的亚意识形态符号推动审美意识的转型。动漫中的亚意识形态符
加入WTO后,教育服务贸易全面开放将对我国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对高等教育服务领域更是带来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文章从当前国际、国内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现状出发,提出我国高等教
当下中国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农村教育亦问题重重。西北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对该地区农村教育的影响具有其地域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