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档案工作的发展,档案人员从档案的忠实守护者,到参与档案收集、鉴定,再到电子文件时代下要求档案人员参与全程管理、前端控制、“重新创造档案”,档案人员在档案形成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此过程中,人对档案的认识对档案工作实践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档案被视为统治者的统治工具时,档案人员必然只能是扮演保管者的角色,当人认识到档案除证据价值外兼具科学文化价值时,档案人员被允许参与鉴定。电子文件也被承认为档案后,由于保证其证据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档案人员被允许参与电子文件的全程管理和前端控制。人对档案的认识在档案实践变化过程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认识就应该因此足够的重视,由此引发了笔者对档案意识的关注。本文以档案意识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大量的文献调查的基础上,对此问题先做了文献研究综述,对此问题有了基础的认识。根据目前档案界对档案意识的涵义的研究和笔者自己的调查研究,本文第二章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赋予了档案意识新的涵义,即档案意识是人对于档案的反映,同时对其结构做了详细的解释,指出其主体不仅包括社会人员,还包括档案人员;其客体不仅包括档案认知,还包括档案意志。文章的第三章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揭示了档案意识的发展历程和影响因素。本文的第四章是文章的核心,指出了档案意识的功能,它不仅对档案理论产生影响,更对档案实践工作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档案人员的档案意识对于档案实践工作产生控制作用,更影响社会记忆构建。作为档案人员,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神圣的社会历史责任,不断发展与完善自己的档案意识,从而更负责地做好档案实践工作,为更好地建构社会记忆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