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的相对性及其之突破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SWD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债的相对性被称为“民法体系的第一块基石”,因为它把依据当事人合意而产生的效力严格地限定于当事人之间,被认为充分体现了民法所推崇的意思自治的核心价值。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交易模式的复杂化与多样化,人们对公平正义价值的追求等,特别是二十世纪后半叶以来,因为固守罗马法上债的相对性反而造成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债的关系反而不能稳定,进而危害到债法制度甚至民法制度。因此在各法系及各国的立法和司法实务中,债权得以逐步扩张,罗马法上的债的相对性逐渐被突破,中国也不例外。鉴于此问题的现实意义,本人选择了债的相对性及其之突破作为硕士毕业论文的题目。本文一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债的相对性确立的历史沿革,通过分析债权的性质,结合各大法系与中国的情况,介绍罗马法上债的相对性与近现代债的相对性,并进行比较,阐述了债的相对性在民法体系中基石地位,同时也介绍了债的相对性在近现代的一些突破及其必要性。第二章主要阐述了债的相对性突破的逻辑原因以及现实原因,并结合各大法系及中国的情况,介绍了突破的具体内容。表明一味固守罗马法上债的相对性是违背时代要求的,突破罗马法上债的相对性是必要的、必然的。第三章主要通过对债的相对性本质的深入分析,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对债的相对性做了重新定位,一方面必须坚持债的相对性为本位,突破债的相对性毕竟是例外,放弃它,无疑会使民法意思自治的本质与精髓荡然无存;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在新的经济发展条件下,突破债的相对性也是大势所趋,不可避免的。同时本文还就如何对突破债的相对性进行制度化建设的问题做了分析,提出了建议。法律作为一种重要的上层建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新的价值追求下,它必须应时而变,即使债的相对性这一民法基石也不例外,重要地是,我们在坚持它的基石地位不动摇的前提下,必须赋予它新时代的涵义,只有这样,它才能够更好地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
其他文献
通过测算中国工业近年来的产能利用率水平,发现工业总体产能利用率处于一个80%左右的合理的水平上,但部分领域,如政策倾斜区域和扶持性产业的产能利用率偏低,说明在很大程度
肉毒毒素(Clostridium botulinum neurotoxin,BoNT)通过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特异结合,在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下内化进入细胞发挥强神经毒性作用。其中,肉毒毒素受体结合区与其靶细胞
首先对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国内的理论与应用情况作了综述和评价。介绍了基于模糊矩阵、模糊积分的综合评判方法和其它类型的评判方法,并探讨了各种方法之间的联系;然后给出了
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经历了约80年的发展,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阵营中最有影响的学术流派;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经历了约50年的发展,成为中国当代美学的主流学派,对两者进行比较
本文主要从美学的角度探讨韩非子的法思想。狭义的法思想指具体的法的思想,广义的韩非子的法思想还包括势和术两个方面,本文主要论述了法的美学内涵,还兼论了势和术的美学意义。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日趋深化的今天,国际经济合作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加强。能否有效地参加国际分工,扩大与其它国家的经济技术交流已成为决定一国经济发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复杂多样,人们对控制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使得工农业生产的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也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单片机是单片微型计算机的简称
利用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研发投入和知识存量对内资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研发投入是内资企业创新商业化产出的主要驱动力,国内知识存量是决定内资企业创新中
企业生产物流是企业物流的核心部分,而供应物流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供应物流中,采购、供应、库存管理三个环节的正常运转,是保证企业生产活动正常进行的前
信任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整个信任体系中,政府信任无疑处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特别是现代社会。政府信任反映的是政府和民众之间的关系,即民众对政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