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心宁胶囊防治甲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dear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进行了亢心宁胶囊防治甲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综述部分: (1)中医学方面 首先通过系统的历史回顾和分析,界定了甲亢性心律失常属中医“瘿病”范畴,但辨证治疗时应参考“心悸”、“消渴”等病;其次通过比较、分析历代医家对“瘿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经验总结,阐述了导师于忠学教授,辨治甲亢性心律失常以“气阴两虚为本,气郁、痰瘀、邪毒为标,心神失调为重要的病机特点”的学术思想。 (2)西医学方面 阐述了对甲亢性心律失常,现代医学在体液免疫、细胞免疫、遗传易感性、感染因素、性激素分泌、细胞凋亡、碘的作用、心肌损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浆内皮素-1(ET-1)、钙离子作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抗甲状腺素药、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钙拮抗剂、Ⅰ及手术等目前治疗甲亢性心律失常方法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心律失常是甲亢中最严重和多发的并发症,甲亢属于和环境、情绪、感染等因素有关的,有遗传倾向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西医学尚无满意的治疗手段。中西医结合、发挥中医药优势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临床研究部分: 根据有关标准制定了本次临床实验的病例选择及疗效判定标准。将临床既符合西医诊断“甲亢性心律失常”又符合中医“气阴两虚,心神失调”的“瘿病”、“心悸”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亢心宁胶囊组、中+西药组、西药组等三组,进行了6 一 个月的疗效观察。通过治疗前后血清 TT卜 TT仆 TSH,心电 图,体重,临床症状,治疗效果等的比较分析,得出结”论:中药 亢心宁胶囊具有对抗甲状腺毒、保护心脏之功效,在增加患者体 重、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纯西药组,而中+西药组既有西药作 用迅速的特点,又有中药作用持久之优势,且可减少临床西药的 用量,降低毒副作用产生的机率,临床疗效稳定、可靠。 实验研究部分: 参考有关文献,我们成功复制了甲亢性心律失常大鼠模型, 将大鼠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中+西药组、亢心宁低剂量组、亢 心宁中剂量组、亢心宁高剂量组及空白组等 7组,通过血清 TT。、TT。、TSH放免检测,体重,*率,夕观行为,甲状腺。 心肌组织的 H E 染色,心肌的 M明 S。11染色,心肌肌红蛋白 (Mb)的免疫组化,心肌 K”通道的 mRNA表达等多方面、多 层次、多角度的实验,在分子、基因水平对甲亢性心律失常的病 因、病机进行了探讨,并阐明了亢心宁胶囊的作用机理。
其他文献
研究了采用离子交换树脂从废催化剂酸浸液中提取钒,考察了离子交换树脂类型、酸浸液pH、温度、料液流速、吸附时间、解吸剂类型等对钒提取的影响,提出了两柱串联吸附与解吸剂
DQ公司顺应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利好政策下迅速地成长起来,成为国内专业第三方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企业的领跑者。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增加,DQ公司20
冷战结束以来,泛突厥主义在国际舞台上沉渣泛起并同我国“东突”问题紧密联系,从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从三方面对泛突厥主义进行研究:(1)剖析了泛突厥主义的“理论内涵
本论文对河北省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并介绍了近期社会经济发展及至本世纪中叶实现社会经济现代化的规划要点,作为河北省公路网适应性研究的基础。同时阐明了公路网
知识、能力、素质是构成现代教育目标的三个基本要素。有知识而没有能力,知识就不可能应用于实践,也就无法达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要求:学会认知、学会做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交流日益频繁,法制建设也不断完善。在此背景下,对法律文体翻译的研究已逐步引起我国法律界与翻译界的重视。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针对我国入世
20世纪初期,英国对殖民统治方式进行了调整,其完成的标志是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的《威斯敏斯特法》,它的出台,是英国殖民统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引起了帝国内部关系质的变化,标志着英
Cu-ZSM-5分子筛催化剂能将NO直接分解为无污染的N2和O2,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催化脱除燃煤烟气中NO的催化剂。但是该催化剂的反应温度区间较窄,反应温度较高且反应过程中氧阻抑现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对挽救病人生命非常重要。心肌损伤后心肌标志物从心肌组织释放到血中,因此,急性心肌梗死后
针对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中的动力系统参数匹配问题,基于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同步提升的目标,提出多指标的整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设计方法。为了加快计算经济性指标,针对燃料电池